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134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171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11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9,(1):116-121
单位内部的微观治理是将宏观治理的政策安排在单位内部执行中并具体化。在新时代,我国实行制度博弈与单位治理,是实施渐进式转型的社会单位治理的一种有益选择,在对西方制度变革下单位治理取长补短的同时,转变对社会单位的认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等是破解单位治理中制度陷阱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拉关系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对这一关系的误读、误解和误判也时有所闻,有时甚至出现了"妖魔化"的迹象。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三种错误论调是:中国导致拉美出现了"去工业化",中国在拉美破坏生态环境,中国在拉美制造"债务陷阱"。这些论调无中生有,混淆是非,甚至是信口雌黄,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拉关系发展都造成了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摆事实、讲道理,有力反击这些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3.
对于每一个求职者来说.职场中既充满机遇,也充满陷阱。求职者要多一些风险意识,少一些盲动。首先要避免机会风险。求职是需要成本的.交通费、吃住费、误工费、筒历制作费、务工证等各种证件费、人才市场上的中介费,还有上网、购买手机或传呼及相关的使用费等。要减少机会风险,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点去求职:每年春节过后,铁路线上都会出现大量“倒流客”现象,许多文化层次低的民工因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打道回府”?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指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限,它是整个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但是,时下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以“试用”为由在“试用期”上玩花招。他们在劳动合同内任意延长试用期或者多次确定试用期,或者先“试用”后签订劳动合同。目的是便于随时能够解聘劳动者,达到低成本轮换使用劳动力的目的。这种“试用期”陷阱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秩序。  相似文献   
5.
阳敏 《南风窗》2007,(14):46-47
现代化的陷阱,在中国往往就是政策或者管理的陷阱。胎死腹中的中医药部《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为解放后我国中医药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吕炳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科界、经济界都在热论一个话题,即: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就进入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和社会转型期,同时也将进入一个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期。这就是所谓“1000美元”现象。如果这一时期应对失误,经济将徘徊不前,社会将长期动荡,也即通常所说的可能掉进“拉美陷阱”。一般看来,这个说法是对的,也符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实际。过去近200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经过了以上所说的那个历史阶段。但如果只是简单地用G D P这个参数来对比和分析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则失之于简…  相似文献   
7.
1986年,埃伦·米克辛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在其著作中论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内部的论争时,对那些回避阶级分析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见伍德(Woods)的著作,1998年,第1页)。要撰写这种对于泰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文章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阶级分析从未成为关于泰国研究的学术论文的重要成分。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回避阶级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志斌 《人事天地》2006,(12):25-28
为了避免考生全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引导考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考科目的基本内容,命题者在各种题型中设计了不少似是而非的陷阱题。以下笔者就近年来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法科目考题情况,与考生交流怎样掌握答题技巧,识破陷阱题。从而提高考试成绩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何志龙 《西亚非洲》2006,2(7):40-45
由于岛国的特点和英国的殖民统治,塞浦路斯历史上形成了以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为主、基本无工业的严重依附型经济结构。独立之初虽受民族冲突困扰,塞浦路斯政府实施的两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基本摆脱了依附型经济结构。然而,1974年的土耳其入侵,使刚刚走上全面发展之路的塞浦路斯遭遇到灾难,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塞浦路斯政府连续制定并实施了4个《紧急经济行动计划》,仅仅20多年,不仅恢复和发展了经济,而且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现已成为中东地区屈指可数的富国之一,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其“两低一高”的整体经济特征为中东各国所称道。尤其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重视农业、人口适度增长的政策,对有关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不仅违反了侦查机关的职责,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抑制侦查权力的恶性膨胀,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应当允许被告人提出"陷阱抗辩",并且在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就陷阱抗辨的主张进行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犯罪意图是侦查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引诱产生的,法庭应宣告被告人无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