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法     
《党员特刊》2003,(7):31-32
  相似文献   
2.
苏坦 《江苏政协》2010,(5):55-56
一夜色中的山峦显得低伏幽深,犹如俟在身侧的倦兽,沉静神秘,却又自有一股慑人的气势奔涌而来撞在心口。回想日间在高速公路上颠簸飞驰,透窗而视群山奔赴左  相似文献   
3.
最初知道史铁生,是因为他自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非常好奇在持续的病痛折磨之下,他表现出来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看了他的《病隙碎笔》,却丝毫感受不到他是一个长期受病魔折磨的残疾人,透过他清晰的思维可以看到他乐观的态度,睿智的话语更能体会到他的从容淡定。闭上眼,想象他写作过程中三天一次的透析,这,对于常人来说已经是很不  相似文献   
4.
2010年末,史铁生病逝了。一颗文学巨星的陨落,让整个世界黯然无光。不禁要问:我们的精神领袖呢?他"单飞"了,生活在了别处。正如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打的比方:"一棵树上落着一群鸟儿,把树砍了,鸟儿也就没有了吗?不,  相似文献   
5.
作家史铁生于2010年12月30日下午16点,因突发脑溢血,之后经抢救无效,在12月31日3点46分离开人世。他的一生命若琴弦。史铁生1969年去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相似文献   
6.
生活之友     
快乐的钥匙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相似文献   
7.
比起几千佳丽争相缴纳的几万元相亲费来说,"情人节"那天的玫瑰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但也比平常贵了几倍乃至几十倍,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我所在的高校,一位男生就为一个他一直追不到的女生订购了999朵玫瑰,据说立竿见影云云。看来,这999朵玫瑰就像李安《色戒》中戒指的奇效,是捕获人心的杀手锏,一旦出手,就能"手到擒来"。不过,我却怀疑冲着钱来的相亲  相似文献   
8.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32期《你会立遗嘱吗?》专题报道,笔者觉得社会发展到今天,提倡预先订立遗嘱,确实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了。其实,生老病死皆是自然规律。作家史铁生说过: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预先订立遗嘱,这种行为背后是对死亡的积极正视,同时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焦虑,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然,写这种遗书,决不是绝命书,切切不要误解。  相似文献   
9.
史铁生不在了的时候,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变得模糊,反而更清晰,还会越来越清晰。这几天,莫名其妙地,我脑海里经常浮现出罗丹那尊著名的雕塑——思想者。我想,史铁生也算离我们最近的一位思想者吧。  相似文献   
10.
父爱是堵墙     
每当穿行在城市的一条幽静小巷,贴近墙根走,那墙弯弯拐拐,至少在我看来是很长的,它好像连着老家的那堵围墙。于是,我加快脚步,想在巷口看见父亲的身影。墙,对我来说,它不是冷冰冰的建筑物,而是一种爱的承载。记得史铁生曾在《墙下短记》中写道:"寂静的墙和寂静的我之间,野花膨胀着花蕾,不尽的路途在不尽的墙间延展,有很多事要慢慢对它谈……"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