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司马光说:“俭,勤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一个人形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应当从幼年时代开始。本文通过中国幼儿节俭现象分析,探讨中国幼儿节俭意识养成与发展,提出了中国幼儿意识养成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毛泽东很喜欢读它。据他晚年说,《资治通鉴》读了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又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噢!《资冶通鉴》写了自战国至五代1362年史事,共300万字。它的主编是北宋的司马光。  相似文献   
3.
诠释司马光哲学思想,可从"哲学""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寻求创新。"哲学"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改造个体的生活。"中国哲学"有其存在的理由。目前学界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研究表现为多样化,不再是呆板定位,在这样的学风下借鉴学界研究成果,掌握关于司马光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诠释司马光哲学思想以彰显中国哲学的特质,可以发掘"哲学"的活动意义。  相似文献   
4.
名言警句     
《党员干部之友》2014,(9):43-43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了一道《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全面批评宋朝前期因循苟且的萎靡政局,特别是财政制度非常落后,以致皇帝虽然很节俭,但是百姓还是不富裕;皇帝虽然很勤政,但是国力还是不强盛他们为什么将宋朝描述成贫弱王朝一种是宋朝的改革派,一种是近代的一些史学家相当长时间以来,宋朝给人积贫积弱的印象。将宋朝描述成贫弱王朝的有两种人,他们都怀抱着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一种人是宋朝的改革派。宋朝的改  相似文献   
6.
刘炳良 《理论学刊》2012,(4):103-106
司马光通过“究天人之际”,建构了一个宇宙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位一体的哲学体系,并称之为“易道”.在《易说》一书中,司马先对易道作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在他看来,易道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永恒性等特点,囊括天人,贯通古今,是“天之经”、“人之纪”;易道中正,“中正者,足以尽天下之治也”,统治者只有践行中正之道,涵养仁、智、武三德,方能实现大治之局.  相似文献   
7.
韩毓海 《南风窗》2014,(9):93-93
司马光站在乡绅的立场上,他是希望国家与乡绅分权,即地方由乡绅按照乡规民约来治理,而国家官员们只要用诗词歌赋养养心,不要多事就好了。  相似文献   
8.
晏建怀 《各界》2014,(10):46-47
对于宋朝士大夫来说,苦读诗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书中自有颜如玉”,更重要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时的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谋得一官半职,获得丰厚的待遇和灰色收入之后,便纷纷买房产,置豪宅。赵普宅、寇准宅、陈升之宅、蔡京宅、秦桧宅、王继先宅,均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奢华如神仙洞府,成为了宋朝各个时间段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知才     
清山 《人事天地》2008,(2):35-35
北宋名相司马光并非一直春风得意,在他失意赋闲在家时,他曾一度消沉。好在他热爱读书,喜欢交朋友,与友人一起举杯小酌,谈古论今,时光也好打发。  相似文献   
10.
易中天 《传承》2008,(11):46-47
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崔永元问我,历史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其实是看对谁有什么用,不能简单地讲有什么用。古人觉得学习历史,对统治者有用,对皇帝、宰相、文武百官有用。有什么用?以史为鉴。所以,司马光把他的大著作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帮助你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