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远山 《河北法学》2004,22(8):6-1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目前日炽的一种国际犯罪,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预防和打击,缔结了一系列反恐多边条约。反恐多边条约的实施主要是缔约国的实施(即国内层面上的实施),可以分为直接实施和间接实施两种模式。反恐多边条约的国内实施于惩治和预防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恐多边条约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某些弊端或不足,亟须完善,关键是要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特别法。  相似文献   
2.
李伯军 《时代法学》2004,2(3):13-24
在今天 ,随着国际社会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 ,条约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 ,一部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同时也是一部条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由于条约具有能够快速、及时、明确地确定各类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优点 ,条约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法上的最重要的渊源。另外 ,条约不但是国际法主体参与国际关系和进行国际交换的主要工具 ,而且成为国际法主体解决彼此之间各种争端的必不可少的法律工具。最后 ,条约争端的解决机制既是对现行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 ,又有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但是 ,另一方面 ,不可否认的是 ,条约也存在诸多不大可能克服的缺陷 ,如条约的非普遍性、条约执行的非自动性以及条约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遵守和执行等等。  相似文献   
3.
多边条约通过设立条约机构来监督条约的实施是国际法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本文具体考察了缔约方大会管理模式如何通过建立遵约管制机制和遵约援助机制来监督和促进多边环境协定的实施,从而总结分析了条约机构监督和促进多边条约实施的这种方式的性质特点和创新之处,并揭示它给国际法的实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条约机构对多边条约的实施这种方式,具有集体性、多边合作性、持续性、长期性以及预防性的特点,它使多边条约的实施更为有力,更能保证条约得以遵守。对于国际法而言,它是在国家自觉遵守和独力自救这两种传统的国际法实施方式之外,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施方式。它使国际法的实施从单边向多边、从单独执行向合作实施、从各自监督向集体监督发展。它是国际法上一大突破,丰富了国际法的实施方式,提高了国际法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是国际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判决能否得以承认与执行不仅关系到判决所确认的当事人权益的最终实现,同时也关系到一国司法尊严的维护.为了加强国际司法协作,我国立法及我国所签订的双边司法协助务约都对外国判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作了规定,但从实践来看这些规定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肖飞 《中外法学》1980,(2):75-87
<正> 本公约的当事国,考虑到非殖民化进程为国际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又考虑到共他原因在今后亦将引起国家继承的情况,确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编纂及逐渐发展有关条约的国家继承的规则,以保证国际关系具有更大的法律安全性,注意到自由同意原则、信义原则和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已为全世界普遍确认,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香港有特殊国际身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人对国际法都比较陌生,而报章的报导或电视剧集,亦很少涉及这个范畴。总的来说,国际法的最主要参与者是国家,但作为一个高度自治的特区,按《基本法》第7章香港在缔结国际协议及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方面,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国际协议可分为双边和多边两种。根据《基本法》第151条,香港特区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香港特区与欧盟于1999年5月签订的海关合作协议以及与以色列于200…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前苏联著名国际法学家童金教授生前最后一篇文章。它在苏俄国际法学上将产生重要影响。 前苏联的国际法学曾独树一帜,其理论体系形成了所谓的苏联学派。该学派特别强调条约的作用,认为条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或者说基本的渊源,但对国际习惯则评价不高。在1949年国际法委员会第32届会议上,苏联委员甚至斥责习惯法是落后的,是白人和少数大国统治时代的产物。这种褒条约贬习惯的态度,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一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设立了国际法委员会,国际法进入了以条约的形式编纂的时代。另一方面,新国家或新政府,基于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的考虑,不愿受带有西方烙印的国际法遗产的约束,条约则由于是国家明示同意的产物,自然受到欢迎。 然而,这一学说在法理上存在着问题。国际法一词的含义,指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也就是说,它对国际社会的全体成员都有约束的效力。而条约,按照“条约不及第三国”这一公认的原则,是不能约束非当事国的。如果说条约是国际法的渊源或主要渊源,那就等于说来自条约的原则、规则具有国际法的普遍效力。这讲不通。从这一点考虑,不少西方学者坚持习惯是国际法的基本渊源甚至唯一渊源。英国的 郑斌教授就认为,只有习惯才是国际法的唯一渊源,条约仅仅是国际义务而非国际法?  相似文献   
9.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保留问题,在联合国大会讨论该公约时引起很大的争议,因此联合国大会请国际法院作出咨询意见。本文试对此保留问题和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进行研究,探讨多边条约的保留问题及其对之后国际社会制定多边条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导论 充分而有效地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对仲裁的存在至关重要。如果作出的裁决不能针对债务人而执行,仲裁的一个关键方面就会受到挫伤。在非洲,一项仲裁裁决可以根据国内法和双边条约得到承认和执行。不同的多边条约对于裁决的承认和执行也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本文仅讨论《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纽约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和《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以下简称《华盛顿公约》),这是因为这两个公约在非洲具有普遍的重要性,并且成员较为广泛。一些属于双边或地区性条约的非洲国家也是《纽约公约》或《华盛顿公约》的成员国,或同时是二者的成员国。而另外一些非洲国家却没有参加这些公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