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当我们追忆当年抗日将士们的英雄业绩时,自然忆起在卢沟桥打响全面抗日战争第一枪的第29军官兵及其军长宋哲元将军。  相似文献   
2.
王延洲  吴昌华 《黄埔》2011,(2):44-47
第三章青岛打工,少年即知穷苦滋味厌了学徒,投奔二哥从戎1935年10月,我满15岁,父亲认为我长大了,不能在家继续游手好闲,应该去城里当学徒谋生。母亲为我流过多次眼泪,她不忍将我送出去。我也下了决心,一定要冲出大孙家村,去见见世面,闯荡江湖,改变命运。临走的前两天夜里,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件件往事涌上心头,我禁不住泪水湿透  相似文献   
3.
汤柄正 《各界》2014,(2):12-15
一 使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一九三五年冬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之后的一天,我们同学都以兴奋的心情,谈论着太炎先生埘时局的表态。因为这一天的上海《申报》记载先生电北京宋哲元,反对当局反共容日、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电文有云:“学生请愿,事出公诚,纵有加入共党者,但问今日之主张何如,何论其平素……”)而且,就在这天,上海赴京请愿的学生路过苏州,雨雪纷纷,饥寒交迫,先生为此发表公开讲话,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派师母为代表,到车站慰劳,并嘱县长送致食品。我为此事,第二天晋谒先生,适逢先生送客出,遂即邀我入室,似乎余怒未息。未及我发问,先生说:“在强敌压境、民族危亡之际,无论什么政党,只要主战,我就拥护;  相似文献   
4.
虎口脱险记     
韩立才 《黄埔》2008,(3):84-8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我二十九军虽奋起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等原因而败退。7月29日,北平被日军占领。此时,守城的二十九军已基本撤走了,可是参加二十九军刚一年多,当时在冀察“绥靖”公署军务处做科员的韩立才还没来得及走,通道就已经被日军占领了。“绥靖”公署八个处1000多人中,宋哲元只带走了参谋处长等人,二十九军其他人滞留在北平的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5.
8日晨4点,日军以三个连的兵力,突然向我方回龙庙阵地逼进,以找人为借口,强行过桥。我军排长沈中明上前阻拦,日军开枪打倒了沈排长。日  相似文献   
6.
尹伊 《黄埔》2007,(4):30-31
1936年秋,国家处在多难之秋。我在上海执教,经友人电邀,决定投笔从戎,北上投考二十九军军训团,至投考之前经友人介绍初步了解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是西北军冯玉祥将军的系统,素质好,训练严格,纪律明,爱国心切,战斗力强,是一支强大的抗战力量,曾在喜峰口杀敌有光荣战绩。入团半年多一直徒手基本操练,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的紧要关头,团部方匆匆发下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7.
宋哲元到平津后,日本策划华北“自治”更加紧锣密鼓,欲迫宋就范。日军发表声明:“日军以武力驱逐国民党及蒋介石政权”。实行“华北五省自治”,让华北脱离南京中央政府。以后又提出广田三原则:一、取缔排日行动;二、中日满经济合作;三、共同防共。又利用地痞流氓演了一出要求“自治”的闹剧。在香河还选了一名汉奸当县长,逼迫当任县长交权。  相似文献   
8.
金宕莳 《求贤》2011,(7):16-16
为了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天津市委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积极做好华北驻军宋哲元及其所部第29军官兵的争取工作。根据形势的变化.引导青年学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及时改变策略.喊出“拥护宋委员长抗日”、“拥护29军抗日”等口号。  相似文献   
9.
宋哲元守土华北功不可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哲元守土华北的主要功绩有五个方面:牢牢掌握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决策大权,决不让实权落在北洋余孽及汉奸亲日派手里:顶住日本要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冀东伪政权合并的图谋,镇压汉奸武装和取缔各种伪自治组织:坚持“抢口不对内”,拒绝与日方签订中日共同防共协定;服从中央训令,不与日方正式签订华北经济提携协定:在日本军事威胁面前针锋相对,不甘屈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写给国民党军政人士的信中共中央一到陕北,就开始了对国民党的离间和策反。毛泽东给国民党方面的军政人士写信,高桂滋、阎锡山、杜斌丞、杨虎城、宋哲元、傅作义、宋子文、王以哲、邵力子、王均、朱绍良、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蒋光鼐、蔡廷锴、于学忠、张学良、冯玉祥、邓宝珊等,都收到过毛泽东的亲笔信,有的还不只一次地收到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