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33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360篇
各国政治   839篇
工人农民   1864篇
世界政治   26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89篇
法律   17701篇
中国共产党   55332篇
中国政治   61461篇
政治理论   12432篇
综合类   21741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1052篇
  2022年   1348篇
  2021年   1560篇
  2020年   1662篇
  2019年   1130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1670篇
  2015年   3720篇
  2014年   12455篇
  2013年   14430篇
  2012年   17366篇
  2011年   16153篇
  2010年   15170篇
  2009年   14745篇
  2008年   16476篇
  2007年   12677篇
  2006年   12487篇
  2005年   6387篇
  2004年   5171篇
  2003年   6232篇
  2002年   4804篇
  2001年   3425篇
  2000年   3008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洋滈  王清 《人民论坛》2020,(17):86-87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犹如企业发展的"两翼",是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两者的内在联系,推进两者协调发展,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加快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要优化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的宏观环境、扎实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品牌战略、根据不同规模选择"技术—品牌"协同模式,推进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是锻炼队伍、化解风险的现代治理选择,也是培养训练有素干部队伍的关键之策。通过这一制度建设使"五重机制"协同发力,即使命引领确保奋斗目标的统一,锤炼政治品格设定能力素质的标准,成就激励提升干事创业的动力,训练有素树立起依规行事的约束,教育管理夯实了党的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其才教授     
《法学杂志》2020,(5):F0002-F0002
高其才,1964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1985年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于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全国渔港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6.
加快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应有之义。公证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基础性司法资源,理应有所作为,而且也确实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党员生活》杂志立足基层,面向实际,以党建宣传、党员教育为首要任务,融指导性、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力求反映各条战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分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工作和生活,是湖北省唯一公开征订发行的综合性党刊。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6,(5):14-19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我国当前历史阶段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基本道德规范,揭示了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为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指明了方向,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本刊约请社会各界人士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笔谈,同时整理了相关部门领导对这一问题的阐述,他们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认识建设和谐社会对于促进中原崛起的重要意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06,(11):59-59
省政协委员张荣生日前通过调查了解到,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政策和资金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本身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债务包袱沉重,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省乡村债务状况及形成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5月底我省乡村累计负债总额高达120亿元。其中:乡镇负债约60亿元,村级负债约6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大约913万元,村级负债81万元,有些乡镇负债总额高达千万元以上。我省乡村负债面广、量大,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从有关乡村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