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当”     
张稚庐 《春秋》2009,(6):51-53
当铺是一种古老的行业.它以现金借贷为手段.但借贷者必须以相应的实物作抵押以取信.此日“质”,俗称“当”。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已有.距今已1500多年的历史。旧时济南繁华街市上总会看到当铺.像“高家当铺”自清末就有.其原貌如今保留下来——一所青瓦灰砖、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现就坐落在车水马龙的泉城路上。  相似文献   
2.
到澳门旅游的,大概很少有人会不到葡京娱乐场和酒店那设计独特的雀笼形建筑内外转悠转悠,拍个照,留个影,却可能因此而忽略了它旁边那一间接一间的当铺,其实如果细心留意,那也是颇具特色的景致。 澳门的当铺分两类,一类称为“大按”,整个澳门现在仅有两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3.
澳门散记     
不好赌的澳门人 澳门是中国境内目前惟一可以合法经营博彩业的地区,历史悠久,有“东方蒙地卡罗”之说。照理说,如此“近水楼台先得月”,澳门人应该是个个善博,喜欢博一博的。但事实是,绝大多数澳门人既不善博也不喜欢博。 说澳门人不善博,不爱去博并不是说澳门就没有好赌之人,而是作为一个群体看,澳门爱好赌博的人比例实在很少,可称为“病态赌徒”的就更是微乎  相似文献   
4.
1999年10月30日下午,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厅。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的高景光(澳门人)、黄家聪、袁武昌、胡军喜、刘德海(澳门人)等5人持枪抢劫“兴富押”典当铺案件即将做出一审判决,旁听席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的2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当铺的由来     
崔金生 《法制博览》2010,(11):77-77
当铺称为典当业,在清光绪年间只有20家左右当铺在京营业。到了上世纪30年代,北京有400多家当铺。  相似文献   
6.
清朝末年,河北省清河县有一个姓王的大户,几代人都经营当铺,由于经营有方,积累了不少财富。随着生活的富裕,各房的族人失去了进取之心。开始懒于经营了,于是大家就把资金存入当铺入股做股东,日常的典当营业事务全交给一个名叫寿苎的年轻人来打理。  相似文献   
7.
PAWNSHOPS, the oldes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have been undergoing a dra- matic revival since the lifting of a 30-year ban in 1987. Over the 2007/08 new year period, Beijing pawnbrokers reported a 30 percent rise in transactions, with an increasing share involving medium-sized and small businesses needing fast loans. “Twenty years after its comeback in China, pawnbroking is regaining some of the buzz it had in the old days,” declares Hao Fengqin,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Beijing Pawn Trade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8.
晚清名臣、湖广总督、“慧眼识得孙中山”的张之洞,过年时都是让部下拎着皮箱往外跑,去哪里?去当铺,把身边值钱之物送到当铺换俩过年钱。  相似文献   
9.
华语 《党员文摘》2009,(12):33-33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有一家与众不同的当铺当铺的名字是“当‘心’当铺”。 “心”怎么当?很简单,凡是来当铺的顾客只要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明,然后在一张画有“心”的图案的契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从当铺领走100英镑。  相似文献   
10.
警钟     
《廉政瞭望》2006,(4):48-49
市委副书记策划冲击上级市委据《武汉晚报》报道,2005年8月6日,大冶市发生一起到黄石以“袭警”和冲击党政机关为目标,实施打砸抢堵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政治、社会影响。现已查明,该事件起因是不满撤市改区,由大冶市少数领导干部组织策划,大冶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