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心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九歌》中的“香草”意象,通常是以喻美人,表示美人的芬芳与高洁的形象,后来也用来指代君子有高品质.“香草”意象的称谓,或者说“香草”的类别是由不同的植物而形成的,它的植物形式不止一种,均为香草的一类指代.在《九歌》中,“香草”的指示对象却并非只是对美人的称赞,它指代不同的称谓,指代指示的作用也就不一样.意象,一直是诗歌中的重要角色,诗人们借以不同的意象来明志,以达到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钱汉江 《中国减灾》2012,(7X):48-49
<正>明代万历朝是个糟糕荒唐的朝代,但是,万历朝又是一个名人辈出的朝代,有一大批忠君爱国人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其功绩至今还是一座高高耸立的丰碑。明代杰出的治水专家潘季驯就是其中的一位。潘季驯是令人钦佩的治水专家,他总结并实施的"筑堤防溢、以堤束水、以水攻沙、以清刷黄"治黄方略有着高度的智慧与创造,使得非常难  相似文献   
4.
杨阳 《共产党人》2007,(15):22-22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唐初大臣,隋末曾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助李世民筹谋。拜秦王府兵曹参军,后任陕东道大行台司郎中,功绩卓著。李世民即位后,晋升杜如晦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他为官刚直公正,忠君无私,敢于直谏。杜如晦忠君爱国,不辞劳累,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杜如晦出生于官宦之家,祖辈世代为官。他从小聪明好学,尤喜文史。  相似文献   
5.
屈原<九歌·山鬼>诗句瑰丽优美,情节曲折哀婉,堪为传颂不衰的爱情悲歌.同时联想到屈原忠君爱国而遭谗逐,数十年寄身蛮荒而不改初衷,竟至殉国沉泛,也可认为该诗又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  相似文献   
6.
杜甫的儒家思想表现为"仁爱"、"贵民"、"仁政",在他的诗中表现了忧国忧民,揭露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希望封建统治者实施仁政,实现国盛民安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7.
屈原<九歌·山鬼>诗句瑰丽优美,情节曲折哀婉,堪为传颂不衰的爱情悲歌.同时联想到屈原忠君爱国而遭谗逐,数十年寄身蛮荒而不改初衷,竟至殉国沉泛,也可认为该诗又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  相似文献   
8.
朱宗震 《各界》2011,(6):74-78
晚清民初,国家走向大乱之世,程德全明白清王朝已无可救药,国家前途只有另谋生路。于是,他开始改变施政方针,不再以挽救清王朝为目标,而是以维持地方秩序、保护地方经济和人民安定的生活为目标,扬弃了传统的“忠君爱国”观念,最终成为第一个反正的前清大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