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邹琰 《法国研究》2009,(1):10-15
昆德拉的《玩笑》和萨特的《墙》都是围绕改变命运的玩笑展开。这两个来自迥然对立的意识形态的玩笑,都是人类在20世纪的命运赌博,玩笑之轻却反射出命运之重。两者体现了昆德拉和萨特对存在的终极悖谬和世界的荒诞的认识,也反映了彼此同中有异的哲学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2.
曾庆伟 《学理论》2010,(21):16-18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资本化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具体而言,它是资本化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悖谬、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悖谬、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悖谬的极度恶化之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清风 《廉政瞭望》2007,(8):33-33
云南省政府前不久宣布,该省将在全国首设"诤言奖",最高奖金高达5万元人民币,以此鼓励民众讲真话讲实话,监督  相似文献   
4.
曾念群 《新民周刊》2022,(11):80-80
《月球陨落》打着科幻和灾难两大标签兜售,却是灾难有余,科幻不足。科幻即科学幻想,其科学性假设或虚构,当与人类已知信息不冲突为前提,换句话说,科学幻想虽可超越现实,但必须以科学理论为基石,而非悖谬或肆意安为的编造。《月球陨落》把月球想象成人类先祖留下的巨型天体造物,这点是符合科幻基础的,但把人类自救的唯一方式编写成炸毁月球,这就非常不科幻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哲学与文学语言越来越相互接近,实质是理智与心情的接近。在这个过程中,哲学与文学固守的传统领域或界限被僭越了,它们都没有守住自己的本分。语言界限与精神界限的拆除是同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它不啻一场以旧学科的消解作为标志的、新的精神启蒙运动,并且促使我们思考从前使用的所有哲学概念的是否有新的可能性。例如,理性是否可以以悖谬的方式体现出来,而精确的精神状态不但可以是理智的,同时也可以是某种心情。  相似文献   
6.
当代文学进入“后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界出现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普遍认同倾向,文学更为强调个人写作的自由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而后工业社会的商品价值法则在推进了文学的消费性和普及性的同时,也让一贯稳健的历史小说作家们面临着悖谬性处境:一方面坚守历史客观真实传统作为灵魂栖息的最后领地;另一方面这在创作中出现了颇具后现代色彩的景观,即历史叙述的个人化,也就产生了人化的历史叙述与尊重客观的历史真实的悖谬。在“后新时期”中国社会与文化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历史小说作家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营构着历史视界,传授着为官经商之道,迎合着人们的功利需求,最终使“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创作原则暗中合谋,历史小说创作也由此进入了调整和转变时期。  相似文献   
7.
宋洪斌 《侨园》2013,(11):40-40
<正>当我站在位于沈阳市东郊珠林桥附近的"战俘营旧址"门前时,我正走进60年前那段抗战历史。陈列馆大门横向舒展,醒目而坦然。进门是一段洁净场地,迎面就是主体建筑,其正面及左右两侧的钢板壁面上,设计出几道交叉的探照灯闪光带,象征黑夜中的囚禁与恐怖,暗含战俘们的屈辱与抗争。除了主体建筑,就是珍贵的战俘营原貌遗迹。在这座"亚洲保存最完好的盟军战俘营"里,有保存良好的大量遗物,加上实物、照片、雕塑、现代声光、  相似文献   
8.
白雷  袁刚 《世纪桥》2010,(13):87-89
本文从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两个概念的起源出发,力图厘清二者对于政府构建的层次理念,指出有限政府理论与有效政府理论分属不同的价值层面,进而分析二者产生悖谬的原因,并阐明二者结合的理论合集及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吟珂 《求索》2012,(8):156-157,74
对韩爱姐的人物研究,目前学术界还多为零星点评,且多仅局限于人物结局的分析上。本文置韩爱姐于《金瓶梅》的整体框架之下,探讨人物种种悖谬现象后的本质——人物行为逻辑的假的背后有着人性的真;人物情节设置前轻后重、人物叙事视角前后不统一是人物作为"引儒入佛"的文化叙事符号的需要;人物结局意义诉求的双重性是作者对传统儒家文化双重诉求和认识的表现等,旨在整体把握作者创作意图及创作方法上,对韩爱姐这个人物作出全面系统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刑法》虽然规定了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是,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可能导致宪政上的困境。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并不能有效地达到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应该取消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