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制度有其独立的属性和价值。目前的参与分配制度承载了破产制度应有的功能,应回归其本来的宗旨和目的。为克服平等主义和优先主义之固有缺陷,兼顾债权的平等性和个别执行程序的特点,我国参与分配制度应坚持折中原则。从参与分配制度的独立价值出发,参与分配的申请人原则上应是已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未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不宜列为申请人。此外,对申请参与分配的期限应作合理规定,并建议增设分配方案异议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等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理论的修正和创新不能丧失政党自身的特色。迎合政治需要,过分强调理论的实用性,抛弃党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在理论上搞折中主义和"去意识形态化",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以社民党和共产党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左翼政党,近年来虽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发展、创新党的理论,但却未能正确把握坚持与发展的有机统一,在进行理论调整时  相似文献   
3.
人身保险利益是为实现预防赌博和道德风险而设立的制度,其在保险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适用中,无论是英美法系采用的利益主义原则,还是大陆法系的同意主义原则总显得捉襟见肘,无法应付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人身保险业发展需要.本文拟从分析利益主义,同意主义和我国割裂的折中主义入手,提出统一的折中主义适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东兴 《学理论》2008,(3):83-84
哈尔滨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然而,就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却汇集了欧洲15世纪至20世纪所有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等风格特点的建筑。她犹如一簇族、一片片散落的奇葩,布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位建筑专家曾说,哈尔滨可谓是一座万国建筑博览会。  相似文献   
5.
学界过去将考茨基的思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掩盖了考茨基在第二国际时期的思想转变,不足以说明他如何走向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不同于布尔什维克的马克思主义观即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本文认为,在1881-1883年,1898-1910年,1917-1918年,考茨基的思想经历了树立马克思主义观、在批判伯恩施坦的同时滑向"中派主义"、与布尔什维克决裂这三次大的转折,并由此形成了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重要思想来源的前马克思主义时期、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观时期、平衡第二国际理论斗争时期和民主社会主义时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4,(6):78-78
崔兰琴在《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中国古代包括许多种类的婚变肇因,而不同婚变肇因中的妇女保障内容也各不相同,形成强制和意愿并举,道德、伦理、习惯、协调和诉求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国家对婚变纠纷的立法考虑和司法处理,具有限制男子出妻、兼顾弱势妇女利益的特点,体现出过错、无过错和折中主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生成的前提,也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行为人的行为只有在具备犯罪心理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无犯意则无犯罪",犯罪心理已经成为刑法的必备要件。  相似文献   
8.
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作为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将通过比较研究大陆法系三种物权变动立法模式,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及立法状况,得出相对合理的物权变动立法模式,即中国所采取的债权行为形式主义立法模式,兼采例外意义主义,即折中主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6)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以意思表示概念和要素为主的一些基本理论,并且着重分析了意思表示的解释原则的内容,针对目前学界存在的几种意思表示的解释方法逐一分析,对比利弊,以典型国家为例来加以系统的阐释,由此引出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意思表示解释原则,每个解释方法适用都对应着我国法律条文内容的约定,因此分析了关于我国《合同法》中的相关解释原则,不仅展现了民法中意思表示解释原则内容的完整性,同时也塑造了意思表示内容的框架,使得整个意思表示的内容更加明晰,对于我们熟练运用解释原则进行日常案件内容的分析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实践中,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他们明确展示自己特点的时期,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站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间的位置,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他们甚至用中派政治的思维模式主导了"第二半国际"。可以说,在国际事务中,随着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威望的提升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的普遍流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中派路线不再局限于国内的政治舞台,他们利用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施加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