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1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3篇
法律   354篇
中国共产党   699篇
中国政治   674篇
政治理论   174篇
综合类   2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0年5月1日,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指挥海南岛战役胜利结束。6月6日,他轻车简从,回到广州兵团总部,着手组织渡海部队撤离海南岛、研究总结渡海登陆战役经验。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正>朝鲜核试验对核不扩散努力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东亚的范围,尤其它可能会对伊朗产生重大影响,此时的伊朗核武器计划正是目前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的焦点。同时,如果德黑兰拒绝暂停铀浓缩计划,伊朗将会面临制裁。各国对朝鲜举动所作出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中国和俄国。正如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这次莫斯科和北京同样利用他们手中的否决权发挥着对安理会的重大影响;同时中国也是平壤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已经提议安理会实施严厉的制裁机制,而这是俄国和中国一直以来就反对的。平壤方面则密切关注着莫斯科和北京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朝鲜的现实核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10月以来,朝美核危机日益升级,朝鲜核计划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朝鲜的核开发历史比较早,通过对其核管理机构、核科研机构、核技术以及核设施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表明,朝鲜在核原料加工、石墨原子反应堆建设、核再处理设施、弹道导弹研发等方面都有所涉及,目前朝鲜拥有一定数量的钚,并且具备开发核武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苏联与朝鲜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战争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在众多与朝鲜战争有关的国际因素中,苏联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苏联与朝鲜战争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苏联是朝鲜分裂的始作俑者之一,而朝鲜的分裂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朝鲜战争;(2)北朝鲜首先发动的军事进攻,事先得到了苏联的认可和支持;(3)中国出兵朝鲜承受了来自苏联施加的一些压力;(4)苏联空军的秘密参战,意味着苏联事实上参加了朝鲜战争;(5)苏联对朝鲜停战的实现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苏联虽然没有公开参加朝鲜战争,但在战争的缘起、爆发、进程和结束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战争的后果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6.
伊朗正式递交对六国方案的答复 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拉里贾尼.8月22日向六国代表递交了伊朗方面对伊核问题六国方案的书面答复,并明确表示伊郎愿意马上与这项新方案的提出国进行认真对话。  相似文献   
7.
李敬臣 《半月谈》2003,(17):20-23
9月2日,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新近担任外交学院院长的中国资深外交家吴建民。现年64岁的吴建民1991年至1994年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从1994年至2003年的近10年时间里,吴建民历任中国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和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法国特命全权大使。在采访中,吴建民从外交家特有的视角归纳了中国外交的新特点并展望了中国外交的前景。他还透露了一些此前从未见诸报端而鲜为人知的外交内幕。  相似文献   
8.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5,(7):57-57
保健食品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7月1日起严格海关申报单;《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公布。  相似文献   
9.
赵海月  王瑜 《理论学刊》2007,(12):92-95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维护国家安全自始至终是国家战略目标的基点。基于国情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国家安全观。由于美朝两国安全观的典型性以及二者在朝核问题上的尖锐对峙,因此,比较研究美朝两国的安全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朝鲜安全观的对比剖析,力求把握美朝两国安全观的脉搏和探寻一条走出双边安全困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陈尘新 《党课》2006,(4):62-65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首次(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一次)使用了原子弹后,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核战争的恐惧之下,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不,朝鲜半岛核问题还没个最终说法,伊朗核问题又骤然升温,搅得国际政治舞台一锅粥,甚至有可能引发更激烈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