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郑贤君 《中外法学》1997,(1):99-103
<正> 为避免司法真空,确保香港社会生活在各个方面的平稳过渡,根据《基本法》的有关规定,香港立法局在1995年7月26日通过了政府提出的《终审庭条例草案》。草案全面规定了终审庭的组成及其运作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终审法院成立的日期。1997年7月1日设立终审庭,该法院作为香港法院架构中一有机的组成部分,开始运作;②法官的构成比例,终审法院由五名法官组成,首席大法官、3名常设大法官及1名被邀请的非常设香港法官或其它普通法地区适用的法官。香港法官和海外法官的比例为4:1;③终审庭司法管辖权的界定,终审庭除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权审理,其它上诉案件均有司法管辖权,在审案期间遇到涉及国家行为的事实问题,须取得行政长官就该问题交出的证明文件,这文件对法院具有约束力;④明确规定英国枢密院与终审庭的过渡交接。任何在1997年6月30日以前已向枢密院提  相似文献   
2.
王旦的气度     
《两宋风云》在央视的百家讲坛热播,引起了人们对宋史的再度关注,主讲人有一句叫"南宋无相,北宋无将"的话,颇为客观中肯。的确,  相似文献   
3.
林希与苏轼     
林希(1035—1101年),字子中,号醒老,谥文节,福建福清人。北宋新党中坚人物。曾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章悖为相后,迁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曾被贬亳州、杭州、太原等地任知州。苏轼(1031—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四川眉山人。北宋旧党代表人物。曾任祠部员外郎,  相似文献   
4.
孙守朋 《前沿》2011,(7):24-28
枢密院作为政权机构,在中国历史上存在600年左右(从唐永泰年间至元末)。关于枢密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宋朝,呈现断代史研究的特征。现有的通史性的研究谈及的时间范围很窄,未能贯通600年。本文试图从权力的视角,围绕枢密使和皇帝、宰相对军权的控制程度展开,阐述中国历史上的枢密院的整体沿革。得出的结论是:枢密使及皇帝、宰相对军权的角逐或军权在三者间的分配,是枢密院演变的动力,枢密院的沿革最集中体现于三者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1901年枢密院威海卫法令》是英国统治威海卫的根本大法,确定了威海卫的政治结构及运行方式。它的三个基本内容:直辖统治、专制统治、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为英国在威海卫实行殖民统治确定了前提、基础和手段方式,是英国在威海卫实行殖民统治的三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英国殖民统治威海卫的本质及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 香港的司法制度,一百四十三年来,经过了无数次的考验,奠下了稳健的基础,不仅为广大市民所信任和支持,也受到世界各地的赞誉。司法制度一向负起了保障并维持现行社会制度的重任,今后香港司法界的任务非但十分重大,而且极有挑战性。现在中英双方已确定了严肃的政策:在一九九七年后之五十年内,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经济制度不变。在不违反基本法的前提下,法律制度亦大致不变。  相似文献   
7.
顾莹颖 《法制博览》2008,(21):44-45
张齐贤:字师亮,洛阳人,原籍曹州。幼时家贫,饭量特大,一人敌五人,曾一次吃掉5大盘牛肉;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通判、枢密院副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分司西京洛阳太常卿等官职。终年72岁。  相似文献   
8.
9.
孙斌 《中外法学》1991,(4):68-70,80
<正> 星法院(Cowrt of Star Chamber)是英国中世纪后期设立的一种特殊的"特权法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说,"星法院在英国法中,指中世纪时代从作为补充普通法法院常规审判的御前会议发展而来,由若干法院和枢密院顾问组成的法院."1641年,它为英国"长期国会"通过的第一个法案所取消.从司法制度的角度来看,星法院被国会废除,这可以说揭开了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所以,尽管星法院在英国法制史的存续时间并不长,但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朱孝远 《人民论坛》2012,(27):78-79
对伊丽莎白一世而言,有关英国兴衰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通过任人唯贤和德治,包括摆脱奢侈腐败的贵族政治,从而获得解放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I)的统治(1558-1603)是英国历史上最不寻常和最为重要的时期。1535年,整个英国都为国王亨利八世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