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鹏飞 《山西政报》2012,(10):39-40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创造性的采取了"省投市建"建设运营模式。这是省交通运输厅在国家投资拉动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创建的一种高速公路融资、建设管理新模式,也是建设与运营结合的一种新尝试。它有利于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能够及时地化解沿线群众因建设产生的新矛盾。本文结合河运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2.
邢培华  邢莉 《青年论坛》2007,(4):147-149
聊城运河借水行舟是劳动人民的重大创造。在近代聊城运河的治理上,由于清末满清政府及民国政府无所作为,聊城境内的运河,基本停运畅通的也就是临清向北的运河。当时临清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航运经济也因而因此对近代聊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18~19世纪俄国的交通联系严重受制于地理环境,土路铺设困难,春秋季节土路不易行车。铁路大规模兴修前,水路因成本低,无需大量投入,载货量大而长期唱主角,欧俄各地尽享众多河流泛舟之利,地区劳动分工更明确,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密切,粮食、木材和金属等大宗商品流通更顺畅。河运与农业生产的需要大体吻合,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农产品的运输也是季节性的。工业生产需要连续进行,无论是原料的供应,产品的销售都需要及时畅通,产销脱节无疑会制约工业生产的发展,乌拉尔的冶金业即是明证。由此,工业革命的发端和迅速兴修铁路则预示着河运的黄金时代已过。  相似文献   
4.
千年乌江河运文明的浸漫与促会.使得依水生息的沿河整合四界力量.经年蓄月愈发妩媚多姿,神采飞扬。更是延脉着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其”社会发展思想的深邃文景。  相似文献   
5.
曹大明 《东南亚》2002,(4):26-28
交通建设在昆明—河内—海防经济带规划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没有便利通畅的交通设施作为基础和保障,拟议中的各项经济活动和项目都不能顺利开展,原料运不进,产品运不出,旅游受影响。因此在整个经济带规划研究中要特别注意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