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测试     
近几年来,人们总是能够听到或者看到有关疯牛病、口蹄疫和艾滋病的消息,而对于“生物入侵’”这一概念,一般就比较陌生了。其实,疯牛病、口蹄疫和艾滋病都属于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物种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引入其他地区,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自我再生能力,并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及影响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外来物种打败“主人”,“反客为主”。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是最大的输家对抢注物种专利者,绿色和平组织这样形容:有一种新兴的海盗,他们与以前的海盗大为不同,他们的武器不是刀剑枪械,而是尖端的科学知识、现代的知识产权制度,他们不必在汹涌的海洋上找寻猎物,只需安坐在舒服的实验室,以精良的仪器作盗窃的勾当。  相似文献   
3.
试论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世界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修订或创设相关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针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态势,应通过制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律,借助早期预警机制、风险讦估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职能监管机制、事後救济机制等,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4.
警惕沙尘暴     
风来 《中国减灾》2005,(4):51-52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活动日益加剧,已经威胁到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一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目前,美国已通过了很多与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相关的法案,这些法律具有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明确个人责任、强调公众参与的特点。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早出台《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进而更加有效地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建立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预警机制; 2.理顺和明确执法机构的职责; 3.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4.重视后续影响; 5.确立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侵害比较严重的国家,都先后建立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各种技术准则,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其主要缺陷如下:第一,缺乏一部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专门性法律;第二,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分类存在缺陷;第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因此,应在坚持风险预防原则的正确指导下,制定消除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应急措施和长期措施及恢复本土生物多样性的法律规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3,(11):56-56
摘录:脑容量可以判定物种聪明程度吗?不行,例外太多。蓝鲸大脑是人类五倍大。用大脑身材比例呢?老鼠的大脑比例比人高。用同身材的物种比较呢?尼安德塔人脑容量比人类多出30%。结论?聪明程度主要是看结构,不能只看容量。  相似文献   
8.
贫穷的岁月     
我所面对的一切都不是选择,而是命定。像物种起源的法则,所有的生命都必须从水开始,像泥土里生长的蚯蚓,它只能在潮湿泥土里像根一样地寻找生命。我也同样,父母的结合命定了我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黄瓜的传入应与东汉以来佛教的传入有关,十六国时期的译经中已有"胡瓜"之名,隋炀帝时改名黄瓜。受佛经对其性味负面说法的影响,长期未获重视。南宋以来,种植、食用逐渐普遍起来,且由早期食用老瓜转为以食用嫩瓜为主。我国宋以前无任何丝瓜迹象,北宋后期以来始见记载。其别名"鱼际"或为外来音译,传入我国当在北宋中期或稍前。宋人有关记载多出福建、浙江,此后地方志的记载也以此两省最多,两广方志多称从福建引入。由此可见,丝瓜当是入宋后,随着闽、浙一带对外交通贸易的兴起而由海上传入。  相似文献   
10.
巍巍黄鹤楼,浩浩大江流。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高楼林立、繁花似锦,长江特有物种江豚近期多次跃出江面。它们的每一个身影,都能引发手机刷屏,让人感受到母亲河焕发出的生机活力。坐拥最长长江干线的湖北省,“十三五”期间着力实施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