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硕大的头颅,饱满的前庭;白净的脸盘上镶嵌着一对深邃的眼睛;身板结实,声若洪钟;挥洒自如的手势,尽显精神……乍见吴克利,一定会被他不同凡响的相貌、举止所吸引。从外表上看,他像高官、巨贾,又似特型演员、专家教授。其实,除了与巨贾不沾边,官也  相似文献   
2.
安徽山水歌     
马力 《海内与海外》2012,(12):52-54
画一样的安徽,把山水的影子留给看过它的人,深深浅浅的心痕就印上这人的一生。春夏秋三季,原是上黄山的好时节。不消说始信峰叫飘云缠紧了硬挺的腰身,莲花峰让壑谷间升起的晚烟遮断了攀顶的阶径,你只倚着北海的石栏朝"梦笔生花"凝望片时,总能够感应一点灵犀,细瘦尖顶那一株摇翠的古松,似在风中含情点头,你的心就  相似文献   
3.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五公里的琅琊山下,是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系琅琊寺僧智仙为欧阳修游山歇息所建.欧阳修,字永权,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卒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曾自号“醉翁”,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智仙见欧阳修常来山中,很同情他的奔波辛苦,便出资在入山处的酿泉(原名玻璃泉,又名让泉)旁建了一亭.欧阳修不但常到此亭中饮酒、歇息,还常在亭中处理公务.欧阳修自称“少饮辄醉”,虽年仅40岁(庆历六年),但在同游者中已算高龄了,因而自号“醉翁”,其亭也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4.
李行敏 《江苏政协》2008,(10):35-35
琅琊山欧老文章万口传,名山风景入名篇。蜿蜒山路通幽境,古朴亭台映碧泉。渺渺人怀贤太守,潺潺溪绕美林园。文明永驻佳山水,胜迹千秋画卷悬。同乐园(欧阳修纪念馆)忧乐关情天地心,与民同乐满腔忱。人随太守耽山水,地借奇文誉古今。亭畔甘泉遗惠泽,堂中清气拂衣襟。亲民勤政垂风  相似文献   
5.
正春节期间,滁州市依法治市办针对大量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过节,"琅琊山庙会"、"正月十六走太平"等民俗活动集中开展这一特点,组织各县(市、区)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掀起了一股"正月普法热潮"。由于该市农村劳务输出量大,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经常遭遇劳务合同纠纷、薪资纠纷、工伤保险纠纷,迫切需要使用法律武器捍卫个人合法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