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科尔伯格理论继承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原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道德认知发展的图式论和类型论.这对推进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和指导我国学校德育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公正团体法"的基本操作模式与实施效果,并着重探讨科尔伯格"公正团体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几点启示自律是道德发展的必然结果;集体主义教育要准确把握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在德育中须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广泛通过活动育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角色承担机会.  相似文献   
3.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的发展要经过三水平六阶段,个人的智慧发展与其道德认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却不是同步的。所以他主张,必须使学生认知上的成熟达到在原则上进行推理的水平。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用灌输的方法,而是按照自然发展的方向去刺激儿童自己的道德思考,使每个儿童朝其潜在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4.
董秀娜 《前沿》2005,(6):149-151
“公正团体法”是科尔伯格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之一。本文对“公正团体法”的产生形成,实施评价和作用做了概述,并重点论述了其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学校道德教育应持发展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律道德;应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实施;应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钟讯 《国际交流》2006,(4):44-45
11月3—7日.澳大利亚扶轮社友人科尔伯格访问陕西彬县。实地考察扶轮社在当地的扶贫项目。自1996年以来。澳大利亚扶轮社在彬县援建了130多个扶贫项目,涉及教育设施、卫生设备、贫困学生就学、妇女就业、残疾人保障、解决山地农民饮用水等多个领域。援助资金达到600多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论科尔伯格德育理论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伟 《传承》2011,(23):30-31,88
科尔伯格作为美国当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道德认识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创立了与自己理论相适应的一套道德教育理论。科尔伯格还独创了"道德讨论法",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建立了学校中的"公正团体",将道德教育的理论付诸于实践。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揭示了个体道德及其价值观形成的深刻内涵与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对科尔伯格关于认知发展理论产生与发展、基本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及他的道德教育基本主张进行简要介绍,并阐明其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策略有两种:道德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行为培养策略。它们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对于提升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即更新德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改革德育内容,注意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序列性;完善德育目标,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加强德育课程,加大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王晓菲 《学习月刊》2009,(10):27-28
一、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要 柯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道德发展阶段具有不可逆性;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