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于1919年在巴黎左岸开张的莎士比亚书店荣誉载身: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吸引了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纪德、拉尔博、瓦乐希、安太尔等作家与艺术家,不仅成为英语和法语文学交流的重心,也是当时美国"迷惘的一代"流连忘返的精神殿堂。作为书店主人、本书作者的西尔维亚·毕奇写就本书,更像是为一个书店立传。莎士比亚书店的声名鹊起,得益于替乔伊斯出版了曾被美英列为禁书的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基督教挚爱观和古希腊思想中的爱欲观两者的冲突入手,解读《田园交响乐》中牧师和盲女的心灵变化,对其背后的迷思进行探讨。指出:牧师的挚爱观是假上帝之名,而有爱欲之实;牧师选择的道路是人性向爱若斯神性的上升,追求的是绝对的美和善;最后,牧师面对的是两难的境地,即无法解决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的冲突,无法融合挚爱观和爱欲观。这个困境的提出也侧面反映了纪德对挚爱和爱欲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成为世界的焦点。东西方的知识分子纷纷到苏俄访问。由于各自的背景等不同,他们对苏俄的所见所闻、所思所闻也就不尽相同,但是比较完整地描绘了当时苏俄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4.
引言 荣格认为,原型(archétype)作为人类"本能自身的无意识形象"和"本能行为的模式"必然会自发出现在个人的心理中,尤其是藉梦、幻觉、妄想等消极想象和创造性的积极想象而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乐朋 《唯实》2012,(11):95
多年前就读过法国作家纪德的《访苏联归来》,近来重读,仍觉极具现实感。比如,当时苏联官场上的吃喝风,纪德笔下即有详细实录。1936年6月17日,67岁的法国作家纪德及一行人应苏联作家协会邀请来访。当时的苏联,虽宣称建设成就辉煌,但实际上食品短缺,穷人很多,工人苦干一天的工资才五个卢布。可是,苏方出手阔绰,每到一  相似文献   
6.
陈映红 《法国研究》2001,(1):189-196
一、纳喀索斯自由的原型 安德烈·纪德,一个孤独的灵魂,终其一生在寻找着人性的自然.而这一特性却隐匿在纷杂的冲动、诱惑、矛盾冲撞、情感交织之中.他本人也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一个真实的存在,一个难以揣度的存在.因此,纪德以自身为出发点,开始了寻觅的漫漫征途.当他承认世界对他而言是一面镜子时,当他惊异于镜子扭曲了他的影像他便惊诧不已时,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现代纳喀索斯,弯下身面对永恒的泉水,回应水中自身形象的呼唤:他不断地寻找,试图在各种景象中,在别人身上甚至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一、纳喀索斯自由的原型 安德烈·纪德,一个孤独的灵魂,终其一生在寻找着人性的自然.而这一特性却隐匿在纷杂的冲动、诱惑、矛盾冲撞、情感交织之中.他本人也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一个真实的存在,一个难以揣度的存在.因此,纪德以自身为出发点,开始了寻觅的漫漫征途.当他承认世界对他而言是一面镜子时,当他惊异于镜子扭曲了他的影像他便惊诧不已时,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现代纳喀索斯,弯下身面对永恒的泉水,回应水中自身形象的呼唤:他不断地寻找,试图在各种景象中,在别人身上甚至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罗杰·马丁·杜加尔与安德烈.纪德是分获1937和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法国作家。以他们的文学交往为主线,探讨两位作家在个性特点、文学审美、创作手法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及他们在文学道路上的相互扶持与影响,有助于更深地了解两位作家。  相似文献   
9.
石岩 《侨园》2011,(7):14-15
提起沈阳东泰新热源这个拥有全国最漂亮供暖厂区的企业,深受惠益的老百姓可以说无人不晓,可说起其公司董事长纪德遵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在百度搜索其名字,除了显示沈阳东泰新热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之外,没有任何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纪德30年代发表的《新粮》是《地粮》的姊妹篇。这部充满诗性与激情的作品,实际是五个不同时期创作片段的糅合,它展示了纪德思想发展的历程:从《地粮》时期的个人主义转向介入时期的人道主义,目光由小我的快乐转向大我的解放,最后升华到介入支持共产主义事业,进而走进共产主义。在作品中,纪德试图从自我的经历和智慧中总结出一套幸福哲学,寻求人人幸福成为其独特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