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1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1168篇
工人农民   70篇
世界政治   17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55篇
法律   2946篇
中国共产党   5011篇
中国政治   5945篇
政治理论   2133篇
综合类   321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1511篇
  2013年   1585篇
  2012年   2214篇
  2011年   2462篇
  2010年   2560篇
  2009年   2073篇
  2008年   1841篇
  2007年   1394篇
  2006年   1294篇
  2005年   1088篇
  2004年   948篇
  2003年   965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726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军  谭占娜 《奋斗》2021,(2):32-3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就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由此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三种能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可以说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明确了根本遵循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对外工作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着引领、固基、统合、拓展、协同等五个方面的独特作用.新时代,日益走近世界政党舞台中央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关系、与世界其他政党的关系业已发生历史性变化.在此背景下,党的对外工作需要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基础上完善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努力搭建更多形式、更多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同时加强对世界政党的方向、理念、认知、责任引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更多支持者、赞同者、同行者,为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方涛 《求知》2021,(2):29-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结建党百年来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把握基本规律、更好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欧洲社会民主政党推动了欧洲福利国家建设和劳工权益保障,一度作为全民党拥有广泛影响力,在政党政治格局与社会政策中打下了深深烙印。但最近十几年来,欧洲社会民主政党政治表现持续低迷,其支持率整体走低的背后既有纲领、议题、路线、人事等方面的内在原因,也有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变迁以及政党竞争日趋激烈等外部原因。2019年以来,欧洲各国社会民主政党经过路线调整,其支持率在若干国家初见好转,但整体走向呈明显的分化态势。欧洲社会民主政党能否彻底走出低谷,关键取决于其能否重拾批判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找准长远定位,拿出有说服力的纲领主张。  相似文献   
6.
7.
王文  刘典 《东北亚论坛》2019,28(2):47-64
2018年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整体增速回落。而中美贸易冲突的发酵与演化,进一步深化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中美两国实力的消长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受着全球舆论的关注,但鲜有文献从细节角度看清中美实力差距的微妙性。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真实客观地比较中美实力变迁以及两者博弈的战略走向。本文认为,中美贸易争端不仅仅是一场经济贸易领域的对抗,更是涉及两国国家实力各方面的综合博弈。虽然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暂缓征收关税,但中美贸易争端仍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中国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战略耐力展开对美博弈,打造全球创新引擎,构建国际合作网络,最终成功实现国家的伟大崛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外交、防务、经贸和地区事务上的合作都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特朗普冲击"无疑是推动日澳加快合作步伐的重要外在因素,但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具有稳定的内在驱动力,集中体现为促进经济互补的需要、防范地区权力转移的潜在风险、延续对其有利的区域秩序以及实现各自所重视的政治目标。然而,由于两国在深化安全合作关系上面临着诸如国内政治博弈、对"中国威胁"的认知差异,以及稳定对华关系的不同诉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掣肘,日澳在短期内实现军事同盟化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10.
作为美国亚太地区的条约盟国,菲律宾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上却选择了"静默退出"。现有的研究强调菲自身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美菲不对称关系中,美国作为强势的一方拥有着更多的选择权,换言之,美国本可以提供更多的奖罚手段来"调控"菲律宾所采取的政策,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菲的政策调整在更深层上也是美政策战略的产物。文章主要分析美国印太战略中新场域的开辟给菲律宾形成的外部压力,指出菲在印太战略中重要性被降低,菲在一定程度上被美"战略抛弃",这促使菲选择"静默退出"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