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信任他的爱国精神.信任他处事果断、驭人有方、铁腕治世,这对东方人而言尤其难得,使得他在当时那个各方势力分崩离析的特殊时刻,成为一个举足轻重、各方注目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2.
陆徵祥曾因受袁世凯的派遣,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而被千夫所指。他选择后半生在异国他乡过着清苦的、长达22年的隐修生活以忏悔。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我救赎,陆徵祥带着微笑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3.
戴永夏 《政府法制》2012,(12):48-48
在中华民俗史上,龙的地位相当崇高。它伟岸神圣,法力无边,既有救民于水火的本领,又有至高无上的声威,所以先民们对它十分崇拜.一些封建统治者也看中了这点,极力尊龙崇龙,让龙为己所用。他们或以龙的化身自居,自诩为“真龙天子”;或附会龙的“祥瑞”,编造龙的神话,借以骗取民心,巩固统治地位。在这方面,历代帝王都有“出色表演”,而“短命皇帝”袁世凯的表演尤其充分。  相似文献   
4.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趁慈禧六十大寿,后起的日本国挑战亚洲第一海军——清朝海军一击即中;趁袁世凯与革命党鏖战正酣,逼迫精熟对日外交的老练政治家签下亡国的"二十一条";趁国共合作即将成功,日本发动全面战争以图扩大在华利益;趁大陆与台湾争夺联合国代表权,日本趁机窃占钓鱼岛……回顾历史,日本屡屡发难又屡屡"得手",其时机把握不可谓不精准。  相似文献   
5.
杨飞 《廉政瞭望》2013,(4):66-67
在很多国人的记忆里,杨度是个反面人物,因为他曾发起成立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奔走效力。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杨度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不仅在白色恐怖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成为秘密战线上的特别党员,在上海做了大量情报工作,且至死恪守组织纪律,连家人都不知其真实身份。卖房营救李大钊尽管很多人骂杨度是立宪"祸首",但他实际上是一名勇于补过、追求进步  相似文献   
6.
刘宜庆 《同舟共进》2013,(11):67-71
杨度这个“典型的湖南人”(梁启超评价),在袁世凯眼中是“旷代逸才”。21岁时,杨度师从王闽运,醉心帝王术,曾踌躇满志地对友人说:“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真不知帝王师之梦想是成就了他,还是害了他。本想成为帝王之师,却成为行宪专家;本想推行宪制理想,不料成为袁世凯帝制的罪魁祸首;本想忠诚于君主立宪,无奈一心向佛;本想在佛学中度过余生,结果皈依共产主义,成了秘密的中共党员……从晚清到民同,杨度系万干风云与时代风潮于一身,他周旋于各种政治要人之间,不断地变脸,诚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奇人。  相似文献   
7.
书荐·碟讯     
《时代风采》2013,(3):63
《容忍历史不完美》/马勇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勇近年来重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精粹。作者怀揣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从人物性格、背景的细节出发,历史照进现实,叙说为什么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变革是真诚的,也是有效的;义和团运动与清廷选接班人有关;袁世凯开缺回籍并不简单是权力斗争的产物,而是列强在远东竞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现在许多人只记得袁世凯是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却忘记了袁还是清政府的第一个责任内阁总理,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习惯于以为议会政治是民国才出现的新事物。而实际上,清廷在宣统二年已经成立了一个接近于议会的资政院。  相似文献   
9.
从秦始皇嬴政"称帝"到窃国大盗袁世凯"驾崩",中国历史上一共出了408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很多人的名字起得相当搞怪,生造字、冷僻字常常让人"畏名如虎"——皇帝们,连起名都追求"与众不同"、"超人一等"呢!  相似文献   
10.
沈毅  沈达 《协商论坛》2011,(5):56-57
祖父沈嘉炎,字竹白,又字明甫。祖籍浙江绍兴。1878年8月28日生,因我高祖、曾祖两世宦居河南,遂入河南许昌籍。我高祖茂堂公在清吏部任职,并历任河南许州州判、裕州知州,他的墓碑上镌刻“皇清浩授中宪大夫”;我曾祖闻庭公历任罗山知县、汝宁府汝南埠通判。兴办义学,受到乡民的称颂。祖父竹白公幼年即聪颖好学,17岁时,受业于怀庆府府守江槐庭。因我曾祖与袁世凯有旧交,适逢袁回项城葬其生母刘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