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宜之是谁?冲锋陷阵的勇者、佳作迭出的诗人、长袖善舞的策反高手、心直口快的血性男儿;一个将诗魂与虎魄、深情与雅趣合而为一的山东大汉!我是中国人!谁抗日,我就听谁指挥1909年,牟宜之出生于山东省日照一个书香世家,受姨父丁惟汾影响,幼时便怀有"救国图存"之理想。1925年,牟宜之在李大钊等人的指引下加入共青团。二十岁  相似文献   
2.
是一种性格,望一眼就知道什么叫女人;是一页记忆,幻想和希冀一起走进去,便变得沉默而含蓄;是日月滑行星斗殒落的回音壁,摸一摸,让你一辈子总想哭。是什么我也说不清了,反正我恨她爱她,都是心之颤栗。我是从她弹性不足的盆腔里孕育长大的,都到了不惑之年,才挣破那层古老的沉积。她的掩饰和裸露,荒蛮和绿禾,雷或风,霜或雨,夕阳染红的瞬间,岁月镀亮的永恒,蛐蛐的鸣  相似文献   
3.
正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处于世界文化之林?大约少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唐诗宋词。中秋,李白会浮上亿万国民心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端午是拜祭屈原的诗魂;春节就轮到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送别,则用王勃来安慰亲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大师到庶民,大都有过小时被父母  相似文献   
4.
<正>又一个春天来了,虽然年齿日增,看着灿烂的春阳,心中仍然充满了希望。除夕清晨,突然想起儿时读过莪默歌咏春天的名诗:来呀,请来浮此一觞在春阳之中脱去忏悔的衣裳"鸿鸟"是飞不多时的——鸟已在振翮飞翔这是《鲁拜集》中的诗。念初中时,学校后面就是市图书馆,我当时可能是该馆持有外借图书证的最小读者,一次可以借出三本书。13岁那年,我读初二,借到郭沫若译莪默·伽亚谟的《鲁拜集》,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郭沫若以写作《女神》的浪漫情怀,有  相似文献   
5.
"杜甫故里"经过数年时间的设计和施工,在原有杜甫诞生窑的基础上,修建了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等,总面积达200多亩,一跃成为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地方。整个园区的建筑风格为朱砂红白相间的仿唐代建筑,斗拱飞檐,结构拙朴。进入园区大门即是诗圣大道,大道正中耸立着诗圣的铜质造像,这尊塑像高九米、宽五米,杜甫左手握一书卷,右手扶着一座山。其雕法细腻,线条流畅,形象逼真。诗人两眼远望,炯炯有神,一改杜甫陵园那个  相似文献   
6.
邹得鲤 《学理论》2009,(3):90-92
天地轮回,冬月又至。“雪后登高望,江山信奇哉。”喜见那“重岗起且伏,相连白皑皑”的壮丽景象,不禁使人联想起古今一些咏雪诗词,沉浸在那多姿多彩的艺术境界,品味那意在言外的情致。  相似文献   
7.
枫桥诗魂     
一千二百年前,一个秋日黄昏,身着一袭青衣的诗人张继,泊舟枫桥边。他弃舟登岸,独自来亲近古韵悠悠的枫桥。欲进寒山寺叩问旅途平安,可惜寺门已关。暮色苍茫之时,张继回到船舱里,和衣而卧。  相似文献   
8.
《乡音》2015,(4):54
刘克仁,1940年生于冀东,资深报人,高级记者。曾任《河北经济日报》总编辑,先后担任过中国记协理事、中国经济信息报刊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书画院顾问等职。出版有文学作品集《清风明月》,书法集《翰墨诗魂》《民族诗魂》等。名家评论刘克仁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书法创作,为书法艺术辛勤耕耘,这种精神十分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原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克仁同志的书法虽不以技法取胜,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深  相似文献   
9.
福建建宁出过一个女诗人景翩翩。可是,旧版和新版的《建宁县志》等史料都说景翩翩的字为“三妹”,我看了忍不住又要生气。因为它们把“三昧”误为“三妹”,就像有人把“上清溪”写成“上青溪”一样。  相似文献   
10.
有才能的人遭受有权势的人压制、排挤、甚至打击,古往今来并不鲜见。最典型的,当属三国的曹丕与曹植,南宋的秦烩与陆游了。曹丕、曹植本是同胞兄弟,二人都善诗文,并同其父曹操齐名诗坛,被誉为"三曹"。而曹植在兄弟中表现得最有才能。曹操爱重他,不仅因为他长于文学,而且认为他"最可定大事",所以曾考虑立他为太子。但因为他任性,动摇了曹操对他的信任。此议虽未实现,却因此招来了曹丕对他的猜忌。曹丕即位后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