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坤  王苗 《学习月刊》2014,(22):25-26
王先谦在《释名疏证补》中对《释名》声训进行了探讨,对训释词和被释词之间的语音关系有所揭示,对联绵字、同源词等问题也多有所涉及。本文考察了王氏按语中有关音理分析的条目,发现王氏的声训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侧重于韵部关系的分析而忽视声母及整个音节的分析;二是对清代学者的声母研究成果吸收不足。  相似文献   
2.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谈起话来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在与人的交往中,尤其是与人初次见面时,他有时会突然对面前的人说一句开心的玩笑话,有时会对别人的名字作一番探究,甚至当面给人另起姓名。可以说,这是他使人感觉和蔼可亲的会客艺术,也是他非凡才华的自然流露。这些特点, 从毛泽东与几位党外人士和少数民族人士的交往中, 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一战线》2014,(3):76-78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谈起话来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在与人的交往中,尤其是与人初次见面时,他有时会突然对面前的人说一句开心的玩笑话,有时会对别人的名字作一番探究,甚至当面给人另起姓名。可以说,这是他使人感觉和蔼可亲的会客艺术,也是他非凡才华的自然流露。这些特点,从毛泽东与几位党外人士和少数民族人士的交往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堂”最早是怎么来的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说:“堂,殿也。从土尚声。”可见,“堂”是个形声字。《说文解字注》作了如下解说:“殿者,击声也,假借为宫殿字者。释宫室曰,殿,有殿鄂也,殿鄂即礼记注之沂鄂。说文作垠作圻,释名释形体亦曰:臀,殿也,高厚有殿鄂也。……堂之所以称殿者,正谓前有陛,  相似文献   
5.
刘洋 《研究生法学》2007,22(1):56-59
"考竟"是汉魏时期司法程序中的一个法律术语。关于"考竟"的含义,刘熙《释名》卷八《释丧制》说:狱死曰考竟,考得其情,竟其命于狱也。刘熙之说可能是对"考竟"的最早解释,近现代学者也普遍接受了这种说法。如,沈家本说:"是凡死于狱中,即谓之考竟。"《辞源》释"考竟"为"拷问死于狱中"。高潮、马建石主编的《中国古代法学词典》也认为,"考竟"是"拷问死于狱中"。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战国秦汉卷》亦认为"‘考竟’之曰,便是狱囚绝命之时"。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揭示了"考竟"的含义?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从史籍的有关记载看,"考竟"的含义与上述解释并不吻合。  相似文献   
6.
龙曦 《民主与法制》2011,(10):46-48
跪,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深的积淀和渊源。《释名》云:“跪,危也,两膝隐地体危阢也。”足字旁表达足不能立地,足不能立地则屈膝,危在右表达惊惊恐恐的神态和身态,形象地将一个人两膝着地、卑恭的姿态呈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