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47篇
中国政治   77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人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生,医生应该是病人的亲人。”他视病人为亲人,为了使每个病人能够健康生活,他倾注了满腔的热忱和毕生的心血。40余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呼吸临床一线,与患者呼吸与共,用他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守护着众多呼吸道患者的健康,用他的精深造诣,拯救了数以万计危重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2,(10):27-28
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当今,产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分配公正化、管理法治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因此,我国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在这“四化”上探索新思路,寻找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2,(12):35-3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以民为本;二是市场经济;三是共同富裕;四是中华文化;五是民主政治。首先,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韩乃寅 《奋斗》2006,(12):24-26,35
勤得利农场退休职工、共产党员康金环,自从1978年起收养患精神病的哈尔滨下乡知青李文魁28年如一日.用胜过慈母的爱温暖了这颗因失恋而尘封已久的心,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为组织负责,关爱群众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5.
刘兴奎 《共产党人》2007,(18):18-20
一、干部生活作风不是小事生活作风是生活上一贯表现的态度和行为,它反映着一个干部日常生活的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透过一个党员干部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观察到和检验出其内在本质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在纪念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75周年和他诞辰111周年之际,重读方志敏烈士文集《可爱的中国》,由衷地敬佩他的高尚品格,并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必将激励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3,(9):66-69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中国人不懈奋战,需要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夏广大青年朝气蓬勃,茁壮成长,各条战线的青年典型层出不穷,他们以当代宁夏青年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立足岗位、崇尚科学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实干作风,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敢于追梦,努力圆梦,让青春在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陈莹婷 《学习月刊》2012,(12):97-98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从而使人类脱离纯粹的自然状况。我国自古享有"礼仪之邦"之美誉,"礼"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开展礼仪教育对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人际关系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1、礼仪是塑造高尚人格的途径礼仪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一、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等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向辛勤的园丁致以崇高的敬  相似文献   
10.
卢平 《先锋队》2013,(9):52-53
从《正道直行》、《民贵泰山》到新作《闲来笔潭》,退休后的吴官正同志笔耕不辍,遇事从容应对,睹微知著,不断地感悟人生,指引后人。歌德说: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闲来笔潭》就是一部极具特色的领导人著作,文风朴实、感人肺腑,通篇浸透了一个“真”字。阅读此书,心灵得到洗涤,确如正在和高尚的人对话一般,也感觉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