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06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2篇
法律   187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199篇
综合类   4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Abstract

Saudi politics is commonly portrayed as reflecting a system of centralised personal rule in which decision-making power trickles down from the tightly knit power circles within the House of Saud. In contrast, this paper draws attention to the empowerment of quasi-autonomous state organisations in Saudi Arabia as a result of state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At its most extreme,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Saudi Arabia has created institutional and regulatory enclaves with vested interests and areas of competence that cross Saudi border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foreign policy ramifications of transformed statehood in Saudi attempts to further Gul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Gulf Monetary Union project.  相似文献   
2.
物化观与马克思问题域逻辑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化观是解答当代价值观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的物化观有一个从早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性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分析的问题域逻辑转换过程 ,对物化观的经济分析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立的基础。物化实质上体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利益关系下对主体 (劳动者 )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否定关系。正如消灭异化要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一样 ,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改变滋生物化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 ,建构一个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自由人联合体 ,劳动 (实践 )创造的产品才会体现对主体 (人 )生存和发展的肯定关系。这就是马克思物化观问题域逻辑转换的价值指归。而卢卡奇把物化从经济因素中剥离出来 ,按黑格尔理性革命观的图式将其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它无疑为一切把客观的经济利益关系当作价值事实的唯意志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介绍犯罪经济分析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方法,并结合四川省经济犯罪的案例和实际数据分析犯罪供需之间的关系。结论:经济犯罪的特征取决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消灭经济犯罪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日本的近现代经济发展史 ,每一次经济发展与起飞都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是近年来 ,日本经济的低迷与教育的发展出现错位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创新。列宁所创立的新经济政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的一个光辉范例,是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实践创新。深入研究列宁在创立新经济政策中所体现出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方法和原则,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梅 《行政与法》2007,4(6):127-128,F0003
税收流失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的现象,税收执法不严是其成因之一。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对税收执法不严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进行更有效地防范。征税主体主观执法不严与其客观执法不严都有不同的成因,对此所采取的对策也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且是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适应地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试论经济犯罪案件初查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特殊性,初查工作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初查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给案件的办理带来了一些困难。因而应明确规定初查是刑事诉讼立案前的调查工作,其目的是决定是否提起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9.
务实和创新是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它在新经济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务实创新精神的贯彻,主要表现在列宁对落后国家发展基点、发展道路、发展主体、发展规律及发展动力等问题的深刻认识中。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缅甸当前政治经济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缅甸的政治、经济局势值得深入观察.制订新宪法是缅甸 "民主路线图"七步计划的第一步.经过将近9个月的休会之后,旨在为缅甸新宪法制订架构的新一轮国民大会于2006年10月10日复会,这有力地推动了缅甸民主路线图计划的实施.但是,美国的打压有可能导致缅甸军政府放缓民主改革的进程. 尽管如此,在"先经济,后政治"方针的指引下,缅甸政府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助中国的经验,开展经济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