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生长试验、免疫放射分析和定量PCR方法,观察了生长猪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数量的变化和IGF-I基因在肝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 每1 kg饲料中添加125-250 mg铜,能够上调IGF-I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促进生长猪循环血液中IGF-I浓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证实,铜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相关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将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6周,研究日粮铜添加水平对雏鸭肝及其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Ⅲ组、Ⅳ组、Ⅴ组雏鸭肝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肝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Ⅳ组、Ⅴ组肝铜含量和血清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Ⅳ组和Ⅴ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达400~800 mg/kg即可引起肝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3.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11.97 mg/kg)、铜中毒Ⅰ组日粮(Cu 650 mg/kg)和铜中毒Ⅱ组日粮(Cu 850 mg/kg)饲喂6周,以实验病理学方法系统研究了铜中毒对雏鸡组织器官和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2个铜中毒组在试验的第2、3周先后出现临床症状;铜中毒Ⅱ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铜中毒Ⅰ组。病理形态学观察,2个铜中毒组的病变基本一致,表现为肌胃角质层增厚、龟裂,肠绒毛裸露断裂,伴有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淋巴免疫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淋巴细胞数量减少。2个铜中毒组雏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升高,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表明,雏鸡在生长发育的2~6周对高剂量铜较为敏感,毒性损坏的靶器官是肝、肾、胃肠道和淋巴免疫器官,铜中毒导致雏鸡组织器官受损、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低下,最终导致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4.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in the EU depend heavily on imports of minerals. The extraction and parts of the transport and processing of these minerals take place in the Global South and often bear high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risks. A lack of traceability in mineral supply chains makes it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hold companies accountable for negativ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of their operations and those of their suppliers. This paper analyses three mineral supply chains (copper, platinum, and gold) in order to develop propositions about how supply chain-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raceability and foreign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FCA) in mineral supply chain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cuses on three dimensions: geopolitical dynamics,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priv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chain-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may foster or thwart traceability and FCA in mineral supply chains and thus provides a novel contribution to the debate on trace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in mineral supply chains.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肝豆灵对铜负荷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凋亡的影响,探讨肝豆灵防治Wilson病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5只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肝豆灵组、青霉胺组及肝豆灵+青霉胺组,采用喂食硫酸铜饮食复制铜负荷大鼠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HSC的凋亡。结果 模型组可见大量HSC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HSC数量显著降低(P<0.01),HSC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豆灵+青霉胺组AI显著高于肝豆灵组和青霉胺组(P<0.01)。讨论 肝豆灵可促进铜负荷大鼠HSC的凋亡,其与青霉胺联合用药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 3组昆明系小白鼠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高剂量的Mo S、Mo S Cu和Cu ,饲喂 60d和 1 2 0d后 ,分析各组小白鼠肝组织中Mo、Cu、Se、Zn的含量变化 ,并通过检测组织中GSH Px活力和MDA含量 ,探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Mo、Cu和S ,对机体抗氧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粮中同时添加过量Mo S、Mo S Cu后 ,组织中Mo、Cu水平并不升高反而降低 ;添加这 3种元素之后 ,肝Zn水平下降明显 (P <0 .0 5 ) ;而添加Mo S后第 1 2 0d时 ,肝Se水平也会降低 ;添加Mo后 ,组织中GSH Px活力会代偿性升高 ,MDA的浓度明显增加。由此可见 ,饲料中同时添加过量Mo和S或Mo、Cu和S后 ,并不会导致动物Mo中毒  相似文献   
7.
鲤鱼亚急性铜中毒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中铜离子浓度0.03、0.05、0.10、0.18和0.32 mg/L分别对鲤鱼进行为期5周的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鲤鱼铜中毒后的临床症状、解剖学变化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Ⅰ~Ⅴ组鱼的发病率分别为5.0%、17.5%、25.0%、32.5%和52.5%,死亡率分别为0、2.5%、5.0%、10.0%和15.0%。中毒鱼的体表和鳃黏液增多,体色变黑,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肠黏膜层坏死,鳃小片上皮增生、变性、坏死,心肌纤维空泡变性,胰腺凝固性坏死或溶解性坏死,脑膜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证实肝、肾、肠和鳃是铜中毒损害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8.
该文简要介绍了黄石铜矿资源的特点及现状,论述了黄石发展铜产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黄石发展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要以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构建"矿山铜—粗铜—电解铜—铜箔(铜管铜杆、铜合金)—电子元器件(电线电缆、高精度装备部件)"和"矿山铜—粗铜—电解铜—铜型材—铜板带—高档家电部件等"延伸产业链;剖析了黄石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特点及黄石市发展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子吸收检验测定因投放铜盐导致鱼大批死亡的鱼塘水中的微量铜以空白鱼塘水为对照,铜标准液做标准曲线,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该类案件检测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铜对雏鸡器官组织病理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420只1日龄艾维茵健雏,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以含铜量11 mg/kg的基础日粮和含铜量分别为100、200、300、400、500和600 mg/kg的6种高铜日粮6周,研究高铜对雏鸡的病理损害。结果显示,日粮含铜100和200 mg/kg对雏鸡有促生长作用。日粮铜水平达300 mg/kg以上时,对雏鸡器官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表现为肌胃角质层增厚呈黄褐色;肝呈浅黄色或深褐色,肝细胞脂肪变性;消化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免疫器官和肾、心脏、胰腺、大脑等器官的实质细胞肿胀;淋巴免疫器官体积缩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内见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高电子密度的沉积物;凋亡的淋巴细胞染色质呈花瓣样、半月形或环形,聚集在核膜下。表明,肝、消化道和免疫器官是高铜损害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