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ocial media is changing not only the atmosphere in which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take place; it is also changing the very substance of the deals. Because of the pace and proliferation of social media, negotiators must read “weak signals” early on—and anticipate a quickly organized, highly motivated opposition. However, diplomatic negotiators still lack the tools to engage in this sort of anticipatory strategy desig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wo recent cases, one involving the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and the other involving a German Constitutional Court’s ruling on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s Public Debt Purchasing Program, in which social media had a highly disruptive, unanticipated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to the point of forcing negotiators’ hands—and suggests institutional remedies to better anticipate the catalytic impact of advancing technology on diplomatic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2.
帮也母≯j零曼零的影蓐是多i种i固专褰成的譬誊?墨筹节孳霉蘸耍的:_鸶举产__魂≯辱参豢创新拽和寺j时_褥羹鬟豢蘩羹蒸鬻蒸纛麟鬻鬻蒸黧熬滕鬃鳓黧鬻繁麟黜颦獭;;?中国.适应i这个世界络岳置方:法论写战话策略上;的;糖:导;!善雏ii誊蓦蓦蓦鬻舞垂誊善蓦差堇蓦嬲蓦囊誊蓦垂舞垂善誊-i囊誊蓦誊鬻嚣烈㈣篝i蓦i  相似文献   
3.
对日外交的战略目标是中日世代友好 ;必须树立中日友好的大局思想 ,全方位推进对日外交。历史问题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神经 ,按照“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的方针解决历史问题是实现中日友好的政治基础。运用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和利用矛盾的方针来处理中日关系是行之有效的对日外交策略思想。求同存异的原则既是对日外交的工作基点 ,也是寓于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董箫  吴向荣 《河北法学》2007,25(10):190-196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受我国"走出去"政策的推动,近年来我国的海外投资无论在金额上还是地域分布上均呈现方兴未艾的趋势,如何对海外投资进行有效保护随之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大量存在并继续增加、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不断出现并试图对国际投资保护有关事项进行全面规范的情况下,传统的外交保护方法是否仍能在国际投资保护中发挥作用?国际投资保护中外交保护的行使应具备哪些条件?其对我国的海外投资保护具有怎样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黄大慧 《东北亚论坛》2007,16(3):117-122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政治过程,是一个显示日本对外政策与国内政治相互关系的典型事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公明党在内的日本各在野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独特的“补充外交”作用。特别是公明党领导人竹入义胜等非政府人士的访华,为日本政府摸清中方意图、沟通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看法、形成复交文件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日本在野党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对日本在野党的工作,从而推动日本执政党转变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日本对外目标及外交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期,日本在坚持“普通国家化”既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原则、战略重点及国家利益出发,围绕日美同盟、联合国外交、亚洲外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战略重点,力求以“全方位外交”实现日本国家对外目标及外交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7.
民间对日索赔与中国实施外交保护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权的推动,传统外交保护的国家自由裁量特征开始发生转变。这既是义务限定,也是权利工具。至于民间对日索赔,中国政府无论是在法理基础上,还是在政治基础上,都具备了实施外交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NTS) is prominently featured in the agenda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nd other ASEAN-led institu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NTS’ brings together a series transnational and non-military security threats that are considered common among regional states, urgent for them to attend to, and non-sensitive all at the same time. This a priori makes it a self-evident focus of attempts to bring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to a higher plane’. However,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uncontroversial character of NTS is overestimated, by shedding light on the co-existence of divergent – and potentially contradictory – interpretations of its meaning and implications in ASEAN and the wider region. In a context where ASEAN's relevance to the pursuit of regional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being measured against its (in)ability to provide a coherent approach to security challenges that affect the region, the contested nature of NT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uping's resilie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9.
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战略构想”是为了应对世界大变局,替代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保持有利于美国的地区战略平衡。其主要特点包括: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和“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指导下,加强印太地区联盟和伙伴体系;构建“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形成有利于美国的印太地区经济关系。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构想”将增加美国联盟体系的内在矛盾;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机制面临印度弱角问题;“印太战略构想”目标与财政资源不相称;战略目标之间自相矛盾。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构想”将进一步增加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竞争性;向美国的盟国和伙伴国发出错误信号;有利于日本加强自身军事实力和扩张海权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0.
夏立平  钟琦 《国际展望》2022,(1):38-53+158-159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命运共同体。国际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即对立的统一。全球体系内部与中国周边体系内部的互相依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依存的双方都从关系中受益,而消极的相互依存是指任何一方对相互依存关系的破坏都可能给另一方甚至双方带来损失。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共生体系高级阶段的目标。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的相互依存论决定了优化中国周边体系以实现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应成为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关键要素。我们应以此来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建立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