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进行了一系列修改,特别是确立了临时禁令制度。它对知识产权权利救济与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临时禁令制度的适用审查机制为切入点,论述了如何完善临时禁令制度对被申请人权利的保护,提出几点审查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2.
吴智 《时代法学》2004,2(6):94-98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虽然主张贸易自由化的WTO仍强调,应站在传统贸易优先的立场上,通过国际协作,禁止缔约方采取单边贸易措施的方法以达到全球环境保护的目的,但上诉机构对虾-海龟案的最终裁决表明,单边环境措施可以同贸易规则相调和.本文试图通过WTO上诉机构关于金枪鱼案、汽油案和虾-海龟案裁决,以及对<欧盟捕猎夹法规>的比较分析,讨论关贸总协定第二十条第二款之适用.  相似文献   
3.
赵生祥 《现代法学》2004,26(5):154-159
法律规避是国际民商事交往中一种常见的欺诈行为。在禁止法律规避的问题上,各国的国际私法理论、立法和实践各有不同的主张。在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关于禁止法律规避的规定尚不完善,拟以专编规定我国国际私法规范的民法典草案。对法律规避问题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围绕禁止法律规避制度在中国国际私法中的地位问题,提出了禁止法律规避应当是我国国际私法中一项独立的、一般性的、非歧视性的制度的观点,并在分析《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的体例和内容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国际私法中的禁止法律规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禁毒立法秉承了自晚清以来三次禁毒运动的成果,并且以革命根据地时期禁毒的立法实践为历史渊源。1949年至1978年间,禁毒立法以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为主要法律形式,以各大行政区的立法为重心。1979年至1998年间,以“严打”为政策导向,逐渐建立了以刑法为主、行政法与地方立法为辅的禁毒立法体系,主要法律形式有刑事法律、行政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两高”司法文件、批准、签署的反毒国际公约和条约、地方性立法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等。1998年以后,禁毒政策和立法都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民法上无效民事行为的范围越来越窄,体现了我国民法理论的进步发展。民事行为自始绝对无效原因应当以民事行为违反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限。违犯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并不当然无效。需要根据规范的目的来区分强行性规范的类型。民事行为只有违犯效力性禁止性规范的才会导致自始绝对无效。民事行为无效后,原则上要使当事人的财产状况恢复到民事行为开始之前的状态,因此会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6.
“局部代孕”之法律禁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禁止代孕的规定只停留在政府部门规章层面,实际作用有限。面对日益频繁的非法买卖卵子、出租子宫代孕等公开或地下交易活动,亟待通过立法从源头上进行遏制。文章以“局部代孕”的法律监控为视角,从分析代孕活动现状和“局部代孕”基本特征与性质等问题入手,简要分析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立法经验,并对我国代孕问题的立法现状和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提出运用法律规制势在必行,立法应当禁止“局部代孕”的主张,并论证了所提主张的法理依据,最终提出了规制“局部代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Between February 2002 and November 2018, Swedish politicians from the Centre, Christian Democrat, Moderate, Liberal and Sweden Democrat parties proposed policies to ban clothing variously referred to as the “burka,” “full-covering veil,” “face veil” and “niqab” (Arabic for face veil) at least 38 times, six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thirty-two at the municipal. Research suggests that circa 100 women in Sweden wear a “burka”; clearly these policy proposals have little to do with the burka’s prevalence. What, then, do these policy proposals attempt to govern? In this text we adopt feminist political scientist Carol Bacchi’s “what is the problem represented to be?” approach to analyse Swedish bills to regulate the burka. These policy proposals, we contend, have more to do with conceptualizing Swedishness than addressing an existing “problem” of women who wear burka.  相似文献   
8.
9.
The frustration of non-nuclear weapon states about the lack of progress in nuclear disarmament has reached boiling point: a vast majority of them have supported a resolution in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that establishes a negotiation forum for concluding a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 in 2017. Rising tension among the nuclear powers and populist movements feeding nationalist emotions make it unlikely that the situation will change for the better in the near future. It is thus possible that the NPT might be eroded or, in the worst case scenario, simply collapse because of diminishing support.  相似文献   
10.
总结忽视执法文书的使用导致取缔案未能实施的教训,提出应对取缔案件的性质加以区分,分别采取收缴性强制措施和扣押性行政处罚的建议;完善强制(取缔)措施的法律程序,设定相应的执法文书,使取缔更具操作性,实现法律效力,彰显法律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