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芮田甜 《今日民族》2014,(10):25-27
<正>在珠江上游右江畔,靠近越南的滇桂交界处,有一个名为"坡芽"的小山村。山村里发现了用红色的仙人掌果实汁液写在古老土布上的81个字符,每个字符代表一首歌,81个字符共同描述了一对壮族青年男女从相遇、相恋到相约白首的全过程。《坡芽歌书》的拥有者农凤妹和弟媳农丽英说,歌书是祖母经祖上传下来的,具体朝代已不可究。  相似文献   
2.
夏文涛  范利华  程亦斌  朱广友 《法医学杂志》2006,22(4):324-324,F0003
1颈部损伤的检验1.1颈部分区根据解剖结构,颈部可分为两个大三角区域,即颈前三角和颈后三角。颈前三角为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颈后三角为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1.2颈部损伤的检验1.2.1体位及显露检查宜取舒适坐位,侧光,以利望诊。请受检者放松颈部肌肉并解开衣领下方显露锁骨及胸骨切迹,检查者手法应轻柔。1.2.2外形及运动注意有无斜颈,颈部皮肤有无局限或广泛性病变,如瘢痕(尤其是颈前三角区瘢痕大小性状)创口、瘀斑、血肿等。同时注意检查颈部有无肿块,并描述肿块位置、大小、形…  相似文献   
3.
1案例2005年2月某日,上海某绿化带内发现高度腐败的人体碎尸块,未见头颅(此案于2005年3月侦破)。2006年1月某日,园林公司职工在此绿化带内翻土时挖掘出一颗白骨化头颅。警方怀疑此头颅可能为2005年2月某日碎尸案死者的头颅。由于案发现场与当时2005年3月犯罪嫌疑人指认的抛尸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在活体年龄推断中的价值,评估第三磨牙能否作为18岁年龄节点的判断指标。方法应用Orhan改良的Demirjian分级标准对1 845例10~30岁个体的下颌第三磨牙分级并赋分,对性别差异进行t检验,建立第三磨牙推断年龄的三次回归模型。同时绘制各等级年龄累积分布图和ROC曲线评估第三磨牙与18岁间相关性,建立18岁Bayes判别分析方程。结果评估者内可信度为0.903。年龄与等级间呈中等相关。D、H等级存在两性差异(P0.05),余各等级均无性别差异。男性等级1~D,女性等级1~C均小于18岁;男女性等级H均大于18岁。ROC曲线下面积为0.797(P0.05)。结论第三磨牙等级与年龄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可用于18岁年龄节点的推断,但仍应结合其他指标相互印证协同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下颌骨骨折致张口受限的法医学伤残评定。方法:通过法医鉴定工作过程中所见的1个案例进行分析。结论:法医工作者在法医鉴定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关影像学资料及临床检验所见,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作出伤残等级鉴定。  相似文献   
6.
消化不良心脏病引起的胃部不适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大便后有一些缓解,但不适的感觉不会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中国人高度残碎下颌骨的性别判定方法。方法测量了国内 8个省市的已知性别的 16 0具尸骨的下颌骨 (其中男性 10 8例 ,女性 5 2例 ,年龄范围 18~ 75岁 ) ,选择了下颌骨左侧的下颌角、下颌支两部位的 15项指标的测量值 ,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筛选出性别差异显著的指标 ,使用判别分析方法 ,建立高度残碎下颌骨判定性别的判别方程。结果得到高度残碎下颌骨性别判别方程共计 4 4组 ,下颌角 3组 ,下颌支2 5组 ,下颌角和下颌支联合判定 16组。下颌角性别判别方程的最高性别判别率男性 6 9 4 % ,女性 75 % ,综合70 6 % ,下颌支最高性别判别率男性 77 8% ,女性 80 8% ,综合 75 6 % ;下颌角与下颌支联合判定的最高性别判别率男性 75 0 % ,女性 84 6 % ,综合 75 6 %。结论本研究可适用于刑事案件以及火灾、飞机失事等自然灾害事件以及考古工作中的高度残碎下颌骨的性别判定。  相似文献   
8.
残碎下颌骨体(PM1~M2)判定性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高度残碎下颌骨性别判定的判别方程。方法 对国内 8个省市的已知确切性别的 16 0具尸骨 (男 10 8例 ,女 5 2例 ,年龄范围 18~ 75岁 )的下颌骨进行研究 ,测量了下颌骨左侧颌体 (PM1~M2 )段的 2 4项测量指标 ,经社会科学软件包 (SPSS)对测量数据分析 ,筛选出性别差异显著的指标。结果 得到残碎下颌骨性别判别方程共计 14组。最高性别判别率男性为 78 7% ,女性为 76 9% ,综合为 73 8%。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碎尸、火灾、飞机失事等案事件以及考古中的高度残碎后牙段下颌骨的性别判别。  相似文献   
9.
利用下颌骨进行种族判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骨在种族差异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个常规测量项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判别分析。结果使用6个种族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建立了6组全指标、逐步和多指标判别方程。结论下颌骨的种族差异性可为种族判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Zou CY  Xu J  Jiang P 《法医学杂志》2007,23(6):434-437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的下颌骨正中受力时,下颌骨三维有限元分布的差异。方法选用儿童、中年和老年的下颌骨,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软件建模,HYPERMESH软件划分单元,ANSYS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分析。结果三种年龄下颌骨最大的平均综合应力均出现在下颌角;中年的下颌颈有应力的分布,但老年和儿童的下颌颈几乎没有应力的分布。结论下颌骨应力的分布与骨折的发病率相关,不同年龄下颌骨应力的分布与骨折的高发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