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中国迅速拓展市场的外国律师事务所,很多业务是在违反中国有关法律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侵害了中国司法的权威性,还偷逃了大量税款。有业内人士建议,一味关闭法律服务市场是不合理的,而应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中国违法执业几乎是有恃无恐。”5月23日下午,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小耘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小耘对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的刑事辩护之路为什么越走越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生常谈说明问题仍然存在,仍然未获解决。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避免原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进一步退两步”的现象?如何科学规范侦查程序与检警关系?刑讯逼供与超期羁押真的久治不愈吗?死刑复核与三审终审真的只能纸上谈兵吗?律师会见难与取证难真的还要难下去吗?法官独立与公正审理真的还要从头再来吗?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外流为新农村的发展减轻了负担,为城市的建设输入了人力,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然而大部分的劳动力是在没有理性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盲目性流动,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推动绿色办公、实施垃圾分类、进行节电节能改造、开展"光盘行动"……山东省潍坊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认真落实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要求,夯实节能减排工作基础,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营造创建氛围潍坊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坚持以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车、节约耗材、节俭办会、控制不合理支出等为重点,深入宣传并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资源活动,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中心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节约,节约型机关创建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5.
经济结构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系列问题。结构不合理,各方面关系不协调,就难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难以增强发展后劲,就不可能有效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哈尔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区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是城市形象的一种外在表现。近年来,各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短板",突出表现在: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似文献   
7.
董进军  占锋 《中国减灾》2012,(21):44-45
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有效预防和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闽北防灾减灾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推进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探讨。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境内低山广布,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型  相似文献   
8.
新网 《政府法制》2012,(11):34-34
美国的旅游市场其实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在美国旅游景点遇到“宰客”等不合理现象.游客可以上政府旅游网进行投诉。  相似文献   
9.
王小广 《南风窗》2011,(6):75-77
道路是否畅通、有效取决于两个能力,一个是分流能力,一个是纠错能力,而我们的道路结构明显是大大降低了这两个能力,于是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0.
【裁判要旨】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四)项虽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但由于显失公正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合法但存在不合理因素的问题,而不合理因素达到何种程度才算显失公正,无论是行政诉讼法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均没有给出任何指导性意见,致使司法实践中一方面行政审判法官因唯恐司法权僭越行政权而极少运用司法变更权,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法官对显失公正的涵义理解不一致,致使相同的不合理情形是否需要司法变更以及判决变更的幅度也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