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科举制对中国专制政体的支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能存在1300多年之久,主要原因不是能够选拔出优秀人才,而是能够满足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扩大统治基础,提供合法性支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张鸿浩 《唯实》2013,(5):81-82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其学说与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黄宗羲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17世纪,这个时代是中国专制社会后期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明朝末年,以维护皇权为第一要务的专制政体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朝中宦官乱政,政局腐败,关外异族崛起,蠢蠢欲动。同时,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秩序也在悄悄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时论将日胜俄败归因于立宪政体战胜专制政体,立宪遂被视为富强之根本。此时代公理推动江浙立宪派、驻外使臣、外省督抚、朝廷枢臣等政治精英结成立宪变革同盟,形成了政治变革的内在动力。各派政治势力达成了预备立宪的共识,奏请掌握清王朝专制权力的皇太后谕令启动政治结构性变革,推动君主专制政体向立宪政体转型。地方政治精英创制和主导朝廷专制政体变革抉择过程的清王朝向现代国家转型的经验范式对亨廷顿君主集权主导变革过程的传统政体变迁理论是一种质疑。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6)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创始人。研究的是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概述其政体理论的理论前提、政体分类、政体原则及其腐化尤其要指出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与前人的不同之处,他突出了法治在政体理论中的地位,法治是他的政体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6.
王淦生 《唯实》2007,(3):96-96
专制政体情有独钟的先生们在论证中国之不适宜建立民主制度时,总会抬出这样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中国国民素质太差,以至于难以承担起一个民主国家的公民所要承担的权利和义务。虽然那些奉民主若神灵的思想家们早将此论驳斥得体无完肤,但我总觉得说中国人缺乏民主意识(或素质)倒也不全是污蔑。鲁迅先生就曾将旧中国数千年历史划分为“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这“公民”与“奴隶”间的距离在我看来绝不会小于人类与猿猴之间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后者显现在外观上,而前者体现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7.
"民主治理与国家建设"是这个时代的重大话题,国家政权是否得到大多数人支持,具有民意基础就能治理好国家吗?通过公共选择学说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中主要矛盾的分析,可以勾勒出一副"君权民授"的景象。然而主要矛盾下多方博弈最后的结论则是:官僚集团是导致专制政体最后摧毁这个民意基础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8.
<正> 十八世纪,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启蒙运动。这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涉及的领域广泛,气势磅礴,绵延了大约一个世纪之久。它砸碎了宗教神学和蒙昧主义的精神枷锁,冲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启发了人们的觉悟,不仅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施雪华 《人民论坛》2012,(18):31-33
僵化的理念及其延伸物僵化的体制才是导致丧失民心的深层因素,等到外在和内部压力达到一个令体制无法支撑的点上,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和政治动荡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20年时间里,无论是拉美的海地、东非的苏丹、亚洲的阿富汗、伊拉克,以及最近的北非和中东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还是美  相似文献   
10.
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官僚政治分泌物的官僚主义这一历史沉渣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远远没有消除.与官僚主义的斗争将是长远的、艰难的,即便在大力倡导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此项斗争依然是长远的、艰难的。我们应当从理论上厘清官僚政治与官僚主义的关系,分析官僚主义的危害,整肃并根除官僚主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