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前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从判断两极分化的四个标准来看,我国还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由于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之间的联系,要提高对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重视,采取措施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2.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开放型经济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开放型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尽管创造出了一个日趋开放的世界 ,促进了全球生产社会化不断向新的高度发展 ,但却存在着两大缺陷———全球的两极分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前中国贫富差距现象不同学术见解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歆  范燕宁 《理论学刊》2003,(1):154-156
贫富差距问题是当前我国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这一问题 ,国内不少学者发表了很多不同见解。本文从贫富差距概念、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程度、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建议等四个方面 ,对学者们的诸多见解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 ,不仅明确指出共同富裕的性质———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 ,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后富 ;用什么办法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先富起来的地区个人多交点税等 ;什么时候才能共同富裕———太早不行等等 ,从而从目的到手段到具体实施步骤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共同富裕     
赵振华 《求是》2013,(8):26-2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其中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凝聚13亿人民磅礴力量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爬坡",实现共同富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与制约因素,理性看待并正确把握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此前一切社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贫富差距不一定导致问题,但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一定会造成各类社会问题。全球收入水平上升反而带动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财富两级分化加剧了不同阶层、族群及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不仅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矛盾升级的导火索,还催生了各国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共振。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财富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治理赤字。为弥合全球财富鸿沟、促进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发展,世界各国必须有效运用税收调节工具,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并从根本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重大问题。有一种主张认为,可以通过瓜分、肢解国有企业来实现"分配公平"。这种主张实质上是扭曲分配制度的正确方向,不仅解决不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是,到了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他强调要实现共同富裕。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研究分配问题。我们研究分配问题,不能停留在分配的表面现象上,而应该深入到决定分配关系的生产关系中去,从生产关系尤其是从所有制的关系中去把握分配问题。目前学术界研究分配问题的主要倾向恰恰是离开生产关系尤其是离开所有制,孤立、抽象地研究分配问题,仿佛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分配方式、分配原则都是一样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公有制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两极分化现象呢?第一,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和对待两极分化。第二,应该采取措施,缓和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第三,应该明确,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消灭私有制基础上彻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国内学界对协商民主模式颇为关注,众多学者对这一模式的起源、定义、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注意到:协商民主模式的有效运作必须以一国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切分裂为基础;这一模式内部包含多元参与;其有效运作必须以一国内部经济、宗教、语言、民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非两极化为前提。协商民主模式的发展必须注意多元参与和运作前提等等。对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结构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出:我国正在完善多元协商模式,而且,这一模式将有效维护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图说法律     
2011年2月22日,贵阳市街头的三口之家,父母卖力推车,孩子在竹篓里已经睡着。生活的艰辛,跃然画面。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