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传坤 《理论学刊》2006,(3):120-121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过程始于晚清,以“学堂乐歌”歌词形式存在的儿童诗歌提供了第一批原创性作品。其“浅而有味”、“通俗而不俚”、“味隽而言浅”、“斟酌(雅俗)两者之间”的价值取向,既有“古风格”的影子,又体现“新意境”的内容,而且顾及了儿童的年龄特点。然而不管是笼统的美学标准,还是基于国家和新民教育需要而非儿童自身文学需要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意味着晚清的儿童诗歌还未走向自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还在“发生”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传唱爱国歌曲 增强爱国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爱国歌曲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珍贵文化资源,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鼓舞当代大学生前进的精神力量。让大学生传唱爱国歌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力量。一、爱国歌曲是华夏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新建村位于黄河北岸,距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5公里,是一个撒拉族聚居村。全村113户636人,1260亩耕地,22名党员。走进新建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房前屋后翠绿的柳树和路旁整齐划一的太阳能路灯,柏油马路穿村而过,硬化道路连接家家户户,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太阳能热水器,村综合活动中心宽大漂亮,各类设施一应俱全。2007年该村新选出的党支部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立足村情实际,大力改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在女子学堂乐歌的感召和浸渍下,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步被唤醒。呐喊反缠足,唤醒知识女性自我解放意识;礼赞女体操,唤醒知识女性自主意识;高歌颂女权,唤醒知识女性权利意识;倡造女国民,唤醒知识女性新民意识。这个唤醒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贾舒 《前沿》2009,(5):171-175
颂诗本义的释述,历近两千年,形成众家之说,至今已有十余种。刘毓庆先生首提“颂为原始宗教诵辞说”,他用因诗求史,以史证诗的分析方法,利用甲骨文、地方志、考古文物等文化史料,为颂诗研究注入了新风。刘先生之文并非完美,仍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
张卉 《前沿》2009,(1):183-186
西部音乐是历史的存在,而且对东部地区的汉族音乐发生过巨大的影响。西部音乐对东部音乐的影响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南北朝时期,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大融合,它的积极结果是为唐代音乐文化的大繁荣作了准备;一次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以新疆民歌为主的西北民歌大量传入并风行于内地,为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晓宇 《政府法制》2013,(23):21-21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生日快乐歌》这首全球最知名的歌曲引发了纠纷。一家名为“早安你好”的制片公司将歌曲版权方华纳音乐公司告上法庭,声称华纳方不应拥有歌曲版权,并需退回之前收取的数百万美元的授权费。  相似文献   
8.
快乐歌     
齐燕滨 《奋斗》2009,(8):63-63
这世界有无数 比你快乐的人 这世界有无数 不如你快乐的人 皇帝有皇帝的忧愁 乞丐有乞丐的欢喜  相似文献   
9.
《关雎》中"君子"应属大夫或士阶层,结合《诗经》中"君子"情形,可知"君子"此指已有脱离具体人物而泛指的趋势;"淑女"之阶层身份应与"君子"相应。二者都属以道德内涵为标识的群体性指涉,而非实指个体。二者的匹配,是在昭示特定阶层内男女以道德品行为基准的情感选择模式,具有"范本"意义。《关雎》的原初性质,应是"天生"的仪式乐歌,用以指导垂范。寻绎载籍,其乐曲结构应较为丰富,在不同的礼仪场合,可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歌唱,甚或与其他乐歌合奏。施用于多种礼制,说明其表演为当时各个阶层所广泛接受,属于当时流行文化的重要代表。《诗》首《关雎》,应与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鲁立智 《求索》2012,(3):169-171
"房中祠乐"最早见于《汉书》,为汉高祖唐山夫人的作品,至迟在汉末,世人对其来龙去脉以及应用场合等问题已不甚了解。本文通过详审的考辩,解决了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创作时间,房中祠乐创作于汉高祖六年前后。第二,施用地点及应用场合,房中祠乐最初是宫中举行"杂祭祀"时使用的音乐,所祀之神种类繁多;其后成了朝贺置酒之时使用的音乐,属于宴飨音乐;至东汉时,随着西汉礼乐的凌迟,房中祠乐方成为宗庙上的祭祀音乐。第三,房中祠乐与周之《房中乐》并无关联,作为其源头的古乐,应该是周代的《大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