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玮颖 《黄埔》2006,(2):18-20
与毛增滇相识,是由一枚古铜镜牵的线,当时听说上海交通大学一位教授解开了西汉透光古铜镜的奥秘,怀着钦佩与好奇,笔者采访了他。毛增滇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印象是热情、随和、书卷气十足……探索科学教育新领域一丝不苟毛增滇的父亲是国民党军官,伯父毛邦初曾是国民党空军副总司令,黄埔二期生。1961年,毛增滇在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文革”中,无法选择的出身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好在他本人表现无可挑剔,还算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不幸的是,在去工厂“战高温”劳动时,由于机器老化且无人检修,毛增滇失去了两截手指……尽管如…  相似文献   
2.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冉启权局长到我们编辑部作客,使我有幸结识了他。也许是来自山区,使他看上去有着典型的山里人的外表和性格,敦厚、沉稳得像大山一样,给人以坚实的感觉。同时又不失温文尔雅,气定神闲,谈起教育工作来如数家珍,头头是道,透着一股书卷气,给人一种务实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郭鹰 《福建乡土》2010,(1):62-63
青山有幸埋忠骨!汀州有幸!罗汉岭有幸!因为这里是瞿秋白慷慨就义之地!多少人不远千里,纷至沓来,拜谒、致敬、学习、探究,抒写着有关瞿秋白的文章,佳作频频,层出不穷。而庐弓,这位书卷气浓厚的长汀学者,更是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潜心钻研,辛勤积累,深厚沉淀;  相似文献   
5.
当读书不是为了谋求功名、追逐利禄不是为了装点门面、卖弄自我的时候,你独居陋室,手指轻捻着书页,指纹触摸着纸纹,油墨的香味飘然而至、扑面而来,让你不知不觉手不释卷、沉浸其中,那份淡淡的温馨、浓浓的惬意,那种心领神会、拈花一笑的感觉,让你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最爱坐拥书香时。坐拥书香去俗气。一个人如果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上,精神层面的追求势必十分匮乏,没有什么高尚情趣可言,俗气就会乘虚而入,逐渐在他心里滋生蔓延开来。远离俗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坐拥书香多读书。一个经常读书的人,可以从名人传记中吸取精神的力量,从古典诗词中遥想时代的兴衰和个人的悲欢,从书中智者的话语中领悟人生的况味和生命的崇高,经过长时间的书香熏陶,含英咀华,他的市侩气就会日渐消减,书卷气也就与日俱增,言行举止自然别有一番风采和神韵。  相似文献   
6.
铜宣 《民主》2011,(12):25-27
见到姚尚友,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外表简约而不失儒雅,语调平和而富有感情,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息,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7.
日前,某市主要负责同志在一次干部大会上,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应酬太多、玩风太盛、读书太少的问题,强调说:“领导干部要养成一日不读书就食不甘味的兴趣和习惯,多一点书卷气,这样,就会少一点庸俗之气和浮躁之气。”  相似文献   
8.
浓厚的书卷气是王安石诗歌的一大特色,表现为用典使事的磅礴恣肆、不避深僻。对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描写以及唯美的认知视角、讲究属对的精切和用字琢句的工巧,也是王安石诗歌书卷气的重要表征。题材处理的特殊方式,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审美倾向和写作优势,既赋予诗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体现出学者型文人渊博的学识和对学问本身的崇尚。  相似文献   
9.
刘锴 《政府法制》2012,(23):29-29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到过德国的人,对这个国家的共同印象。在德国,读书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生活习惯或日内容,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因此,有人评价说:“德国,是一个阅读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8):50-50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82年写的《领导者》中有段话:“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全都是伟大的读书者。”这段话值得品味深思。当干部就应多些书卷气,少点酒气、脾气、财气。为官者读书,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自己启上所担负的责任,是为了干事的需要,替老百姓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