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海洛因中毒死亡的研究一方面是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另一方面是对海洛因滥用者各系统的机能检查和体内活性物质检测。有关注射海洛因导致死亡后的相关酶学变化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小鼠静脉注射盐酸海洛因即刻死后,机体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se,ACP)和琥珀酸脱氢酶  相似文献   
2.
兔急性心肌缺血脱氢酶电镜—细胞化学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急性心肌缺血脱氢酶变化的规律性,本文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通过结扎50只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心肌缺血后0.25、0.5、1、1.5、2、4、6、12、24、36、72小时SDH和LDH的变化。结果显示:心肌缺血0.5小时后,SDH和LDH活性开始下降。同时伴有致密体的形成和超微结构的改变。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下降更加明显,最后消失。  相似文献   
3.
陈忆九  赵子琴  李中 《法医学杂志》1989,5(2):15-17,F004
在法医学临案实践中,有时要求鉴定死者生前是否发生过急性心肌缺血。在一些尸体解剖中未发现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面又疑为单纯性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脏性猝死的案伴中,因心肌缺血发生的时间较短,用病理学常规手段很难作出诊断。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等活性在心肌缺血数分钟后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牛型布氏杆菌(Brucella abortus)苹果酸脱氢酶(MDH)单克隆抗体,将牛型布氏杆菌A19菌株的MDH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表达产物被纯化后作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亚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最终获得3株分泌牛型布氏杆菌MDH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被命名为C2、D5和F4。ELISA检测结果表明,3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为1∶1 600~1∶3 200,小鼠腹水效价为1∶12 800~1∶25 600;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牛型布氏杆菌MDH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牛型布氏杆菌MDH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基于MDH的布氏杆菌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Xu YQ  Jin YK  Ren JQ  Zuo M  Wang SJ 《法医学杂志》2008,24(2):102-104
目的研究家兔非热低压电击伤后不同时间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活性的变化.为I临床和法医学非热电击伤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击伤后7个时间点的实验组,每组5只。实验组使用本室已建立的非热低压电击伤方法处理,电击后各实验组动物按照预定时间点麻醉后抽取5mL心室血.测定血清LDH,HBDH酶活性。结果在非热低压电击伤后家兔目标血清酶活性发生了动态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其中LDH活性在电击伤后4、12h和1、2、3d明显升高(4、12h和1d P〈0.01;2和3d P〈0.05);HBDH活性在电击伤后2和3d明显升高(P〈0.05);电击组HBD肌DH比值在2、4和12h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态监测LDH、HBDH活性,可为非热电击损伤的诊断,损伤时间推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家兔限制性体位窒息模型中的LDH/CHE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家兔体位性窒息模型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胆碱脂酶(CHE)活性变化与窒息死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检测膈肌、腓肠肌,以及血清中LDH、CHE的活性变化。结果 实验组家兔膈肌与腓肠肌相比,LDH活性明显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CHE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膈肌比较,LDH活性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CHE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血清中LDH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CHE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膈肌中LDH活性的降低与固定双上肢悬挂体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历经3年多潜心研究,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管坤良、熊跃和该院研究员雷群英率领的科研团队,终于找到肿瘤发生和恶化的"微环境"新机制。该研究有望实现胰腺癌等早期诊断。"乳酸脱氢酶A"是人体内的蛋白质,也是一种能够产生乳酸的代谢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适量的乳酸可作为能量来源的补充,但产生过多的乳酸,对肌体有破坏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脱氢酶A在人体内大量积累后,会促使体内产生大量不该有的乳酸。乳酸"跑出"细胞外,会制造出适合肿  相似文献   
8.
失血死亡及休克早期心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电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形态计量分析等方法和技术,观察了失血致死和休克早期不同时间家兔心肌超微结构、琥珀酸脱氨酶(SDH)活性、肌红蛋白(Mb)脱失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失血致死和休克早期,不同时间兔心肌超微结构、SDH活性和M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病变程度随休克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本文还讨论了这些改变在法医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急性心肌缺血的脱氢酶变化,作者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枝的动物模型进行了实验,观察了结扎后0.25,0.5、0.1、1、1.5、2、4、6、12、24、36、72小时的脱氢酶变化。结果表明;1)急性心肌缺血6小时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其缺血前后差别是734±153.66nmol/L(差数平均值±标准差,P<0.05);2)结扎冠状动脉0.5小时后,大体标本组织化学染色示心肌梗塞;3)结扎冠状动脉1小时后微观酶组织化学示LDH和MDH活性下降,SDH在冠状动脉被扎2小时后亦呈同样变化。LDH及MDH在心肌缺血时的改变比SDH敏感;4)心肌缺血时其局部酶组织化学早于血清酶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06,(11):51-51
牛奶含有一种特有的物质——乳糖,正常情况下,乳糖在小肠经乳糖酶的作用被消化吸收,但乳糖酶随年龄的增长,活性逐渐降低。若饮用牛奶后,乳糖不能被分解而停留在大肠内发酵,便会产生水、二氧化碳和乳酸,乳酸不被人体吸收,因而引起腹胀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