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艳 《法制与社会》2012,(12):297-298
正当防卫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震慑犯罪分子,预防和减少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定义、条件以及防卫挑唆、假想防卫、事后防卫、防卫过当等不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非法防卫行为进行深刻评析,从而对正当防卫做出清晰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发展的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或历史学化进程,至今已走过40个年头。它既是改革开放在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反映和思想建构,又赋予改革开放以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蕴,二者在较大范围的特定维度上形成良性的“互为关系”,“意指双方各自以认同对方的姿态,生成、建构、塑造对方,既互为主动性又互为被动性”。  相似文献   
3.
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并不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行为人主观上误认为正在发生不法侵害,而对想象的"侵害人"实施了防卫行为。假想防卫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识错误,而且也不可能避免这种认识错误,因假想防卫致人死亡的应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而非故意伤害罪。  相似文献   
4.
故意伤害罪中假想防卫过当是刑法理论界研究较少的问题,如何处理假象防卫过当是一大难题。对假想防卫过当及故意伤害罪进行细化分析,就如何准确处理进行探究,结合案例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14,(7):20-21
1.严格依法办事的良性运行何以实现 依法办市理念作为法治公信力建设的关键所红,应当受到认真对待,在解释学的阐述下,其将展现出全新的、非简单化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王岩 《学理论》2011,(33):246-247
教与学复合角色互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的优势,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教师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即由"教学"变为"导学",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意识,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现行《婚姻法》中禁止结婚的疾病、婚约、无效婚约、婚后互为家庭成员等内容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0,(6):11-11
转型期的中国司法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呈现的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但司法改革的路径则应是去政治化。从现在中国的实际来看,解决公众意见与职业主义司法之间的隔阂其路径就是新程序主义,即通过商谈程序架构起公众与司法之间意见交流的通道。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活动必须重视沟通在实践中的运用.侦查讯问沟通双方应互为主客体.侦查讯问要借助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来传递信息,交往情境对侦查讯问双方的沟通起着重要影响.沟通的侦查讯问双方总是要影响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作为侦查讯问人员来说,赢得信任是影响犯罪嫌疑人的重要前提.为了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侦查讯问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吴乃华 《民主》2010,(9):42-43
人权与国权两者是依附关系,对立关系,还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人们历来对此颇有争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和鲁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