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胥履迹而生伏羲"的故事是汉代天人感应的宗教氛围下,纬书中制造的五德—五帝神话体系的一部分。所谓"华胥",是基于五行思想和"履巨人迹"制造出来的,而"华胥履迹",则是"姜嫄履迹"的翻版。  相似文献   
2.
“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这重要那重要,端正选人用人风气最重要。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  相似文献   
3.
孙武在《孙子兵法·始计》中提出作为将军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大基本素质,具体地讲就是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纪律严明。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统帅教育好由几十个个性才情各异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必须具备“五德”,那就是“智、信、爱、勤、严”。  相似文献   
4.
"五德终始说"在中国古代政治意识形态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在梳理"五德终始说"的发展和影响史的基础上,认为"五德终始说"具有解释历史的功能,强化合法性的功能,维护政治秩序的功能,约束君权的功能,确定立国精神的功能和提供国家象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五德终始说”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流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开放的王权更迭观念,可是历来的研究者对其少有探讨.所谓开放的王权更迭观念,实际属于中国古老的“德”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这一文化传统萌芽于“五帝”时代,完善于西周,发展出“以德配天”的政治文化理论,再到春秋时期,又被总结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历史文化常识,而到战国重建政治秩序的帝制再造时期,阴阳学派邹衍将这一价值观念植入“五行”学说之中,从而推导出“五德转移,治各有宜”的“五德”循环理论.  相似文献   
6.
火德问题是西汉政治史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学术界虽有过不少讨论,但尚未得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火德在西汉一直被视为内德,并未成为外德,而人们之所以不能够辨析清楚西汉火德疑案,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其背后存在着两次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和探究这一问题,或许可以使西汉火德疑案得到破解.  相似文献   
7.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2,(11):70-71
凤凰,千百年来被人们称为“五德神鸟”,她的形象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神鸟的“五德”在凤台儿女中不断传承、弘扬,凤台县人民检察院女子公诉科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3,(19):48-48
狱中精神支柱来自中国曼德拉与中国的渊源,在他早年的开普敦生活时期就开启了。那时候,他白天是一名律师,晚上则是一名业余拳击手,平日里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孙子兵法》这样的战略书籍。孙子倡导的"为将五德——智信严仁勇",在曼德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27年的铁窗岁月里,曼德拉深受中国革命经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五行"学说到"五德终始"理论,之间扮演着重要中间角色的不是战国时期的思孟学派,应该是春秋末年的史墨和大哲学家老子.史墨将五行相胜学说与中国传统开放的王权更迭理论进行嫁接,为邹衍"五德终始"理论提供了重要启示;"五德终始说"之"德"既有对"五行"含义,即物质的本性、天性之含义的继承,又生发出君主后天修养之道德新义,这是吸收了老子<道德经>思想营养之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周伟  陈合理 《法制与社会》2010,(34):320-320
《孙子兵法》博大%深,短短几千字却涵盖了军队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孙子兵法》中的治军思想入手,着重从“修道保法”、“令丈齐武”和“将帅五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