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仇和1957年出生,历任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等职。他在主政宿迁时的一系列超常规的激进改革,使他被称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2007年12月他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一路走来,不但媒体广泛报道,而且网友也参与热议。  相似文献   
2.
仇和出生在江苏盐城滨海县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原本有8个孩子,因为穷,2个夭折了。在他5岁时,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弟弟因为没钱治病死掉了,而自己能上学也是牺牲了三个姐姐的上学机会才换来的。1993年他的家是全村最后一个从草房改为瓦房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村娃,他了解农村的一切,也想改变这一切。  相似文献   
3.
仇和作为当今最富争议的个性官员,有着异乎寻常的决策创新能力。自2007年底,他实施一系列“新政”震动昆明,引起国内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仇和新政”在当今社会转型的中国,尤其在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义。因此,笔者尝试探究“仇和新政”在领导决策理念、三个核心环节、两个思维检验等方面的创新价值以及针对其过分倚重领导威权、思维发散不充分、重结果不重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沈晓辉 《世纪桥》2008,(9):37-38
仇和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个性领导。他的领导模式体现了卓越的才干能力、大胆创新和廉洁的品性等优秀的个人素质。仇和的领导艺术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努力提高领导者的素质;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要大胆改革,大胆创新;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相似文献   
5.
仇和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个性领导.他的领导模式体现了卓越的才干能力、大胆创新和廉洁的品性等优秀的个人素质.仇和的领导艺术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努力提高领导者的素质;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要大胆改革.大胆创新;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相似文献   
6.
刘秀品 《唯实》2008,(5):96-96
媒体报道,仇和是2007年12月下旬到昆明履新,屁股还没坐热。就请各个新闻单位向他提供近期报道,而且特别提出“要负面报道”。这与那些“不要负面报道”、“控制负面报道”甚至“打压负面报道”的官员相比,无疑显得“另类”。一个官员一旦有“另类”之嫌,必然褒贬不一,被抛入“争议”的漩涡。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贬损仇和的“要负面报道”,我对他的这一举措都表示真诚的敬佩。  相似文献   
7.
邓聿文 《工会博览》2013,(23):15-15
中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水必湍之",特别是在官场,不乏庸庸碌碌或唯唯诺诺之人.这种时候,如果偶有一两个锐意进取敢做敢为的冒尖者,就很容易被舆论当作官场"异类"看待. 仇和就是这样一个官场"异类".这位曾被称为中国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履职昆明还未到两月,已经在昆明官场刮起了一股新政风暴.他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欢迎,对会议上打瞌睡干部的训斥,特别是规定全市领导和各部门官员的电话向老百姓公布,等等,使他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8.
“连昆明天上都没飞过”的仇和,把“仇旋风”从平原宿迁刮到了高原昆明~一治滇、种树、造城,“春城”再不平静。  相似文献   
9.
每到一处,仇和都刮起一场仇和式的“整顿风暴”,人走之后,又会留下什么呢?是雨过地皮湿,还是永久的烙印? “另类标签”“作秀”“最富争议”“独断专行”“个人英雄主义”“酷吏”“精英政治”“是人治不是法治”“铁腕”“长官意志”等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像染发、耳环、穿鼻、嘻哈、异服等这些前卫的东西武装在一个玩酷的青年身上一样,夺目扎眼。 时值两会,代表和委员又是如何看仇和现象的呢?  相似文献   
10.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1):10-13
一年消耗4000亿元,三分之二被私用,“车轮上的腐败”备受诟病。取消公车,公务交通货币化,让公务车真正姓“公”……各地各部门在争议中试水公车改革。如何破解公车改革的阻力,走出公车改革、受挫,再改革、再受挫的怪圈,这已经成为公车改革中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