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53篇
中国共产党   114篇
中国政治   447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3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审结了原告捷客斯能源株式会社(简称捷客斯株式会社)诉被告青岛皇家矫马润滑油有限公司、淄博兰炼工贸有限公司、北京计峰科技有限公司涉及世界知名润滑油品牌“矫马”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民间资金借贷日益增多。这一方面大大促进了民间闲置资金的流转 ,加快了商品的生产和交换 ,有力地补充了国家金融市场的不足 ;另一方面 ,由于民间借款合同大多仅以债权人单方持有、债务人单方签名的简单借据等为凭证 ,一般并无公证和其他见证 ,出现了一些以借据为侵害对象或者侵害手段的违法犯罪 ,威胁和侵犯到了公民的财产权利甚至人身安全 ,扰乱了民间借贷市场的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 ,探讨借据纠纷和相关犯罪 ,对于统一法学界和司法界的认识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打击借据违法犯罪 ,维护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4.
民事权利义务规范的设定有行为本位和资源本位两种模式,民事责任规范作为民事规范的一种也不例外。传统的学说将民事责任界定为义务的违反显然是行为本位视角的产物,实际上民事责任的产生与当事人的义务违反没有必然联系。民事责任是为保护民事权利或者法益,基于特定的法律事实而对一定的民事主体产生的不利后果。根据民事规范的设定模式,可以把民事责任规范设定模式分为“义务(行为)——责任”模式和“权利(资源)——责任”模式两种,其中前者是行为本位视角的产物,后者是资源本位视角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谈谈中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作者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新的价值定位,建议在制定物权法时,应注意善意取得的制度构成,以及善意取得制度与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制度、物权法中的时效取得制度的衔接和协调。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新闻媒介或从业人员为被告的侵害名誉权、隐私权等案件急剧增加。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将加速进行,新闻法律制度也面临重大的变革,新闻活动在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诉讼将更会日益增多。这种现实状况迫切需要我们关注新闻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并对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探求解决的对策及途径。一本文所说新闻工作中的法律问题主要是指新闻材料的提供者、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当事人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之…  相似文献   
7.
刘承韪 《法人》2007,(4):18-22
同往届人大会议一样.3月16日隆重落幕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并没有什么异乎寻常。但是.由于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高票通过.将使这届会议成为中国宪政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所有权概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宗 《时代法学》2007,5(3):62-65
所有权不仅是物权法,而且是整个民法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物权法》第39条对所有权进行了描述性地定义,既继承了民法通则对所有权定义的传统,又揭示了所有权概念的部分内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没有囊括所有权的消极权能,更没有揭示出所有权作为“排他性支配权”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9.
1、从“拾金不昧”到“拾金有偿” “拾金不昧”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社会公德,在现实生活中,张三拾得10万元,李四捡到一头牛,最终都顺利归还失主,但如果谁向失主索要保管费,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那么,物权法对此是怎样规定的?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相似文献   
10.
萧何 《法庭内外》2007,(12):F0002-F0002,1
十七大报告体现法治精神;全国法院:2008年将换着新款审判服;上海:首例“补游”赔偿案;上海:全国首例洗钱罪案;湖南:物权法第一案落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