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支部生活》2012,(5):56-56
南非当局于3月15日查封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侄子库拉布斯·祖马的部分资产,准备拍卖后抵偿一家担保公司债务。库拉布斯的合作人、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外孙同样面临资产查封。南非当局15日以库拉布斯没有按照法庭裁决为由,查封库拉布斯名下的多辆7系、5系和3系宝马轿车以及其他家庭物品,拍卖后用于偿债。  相似文献   
2.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27%,其中60%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部分地区政府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这些问题暴露出在公共财政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上还存在漏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年7月,国务院已部署把"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各项整改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中央已决心化解多年积累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地方债实现软着陆,进而避免引发财政整体危机?本刊特邀相关专家把脉地方债实质,开出相关处方,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确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评价指标,是企业现时和潜在的债权投资者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评价企业综合实力的尺度之一。然而,目前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在计算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企业资产、负债的属性、质量以及会计核算上的计量属性,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显得较为粗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评价指标作一探讨,以确保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魏文彪 《江淮法治》2011,(15):51-51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称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专家称,总体看,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其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5.
保证期间与保证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保证期间的界定保证期间与保证责任是保证担保法律规范中的重要法律概念。《担保法》在总结以往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完善了保证担保的立法,然而,却把保证责任与偿债责任混为了一谈。我们认为,一方面,在理论上应当分清是非;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仍有大量的担保纠纷是发生在担保法实施之前的担保行为,前后立法上概念上的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的法律责任。《民法通则》在提出保证的概念时并没有提出保证期间的概念。在1994年4月15日前,即最高人民法院在作出《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  相似文献   
6.
7.
《商务与法律》2004,(5):51-51
美国参众两院2004年10月中旬先后通过了《本土投资法》(Homeland Inomeland Acf),将针对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为5.25%,期限为一年,条件是将这些收益投资于美国,用于研发、聘用、偿债以及资本投资等用途.该法案不仅适用于大公司,还适用于合资、独资和其他小型企业.据摩根大通测算,这将为美国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回流。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重要财务指标,分为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两种,但现有的偿债指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真实偿债水平,应将企业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的信誉和融资能力等各方面因素一并考虑在内,用发展的眼光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尽可能的正确衡量企业的盈利及偿债能力,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或缴费率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变迁,对缴费率的影响是直接因素;而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对缴费率的影响,则是间接的深层因素,它们是站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背后,制约着制度的变迁,要全面深入地探究影响缴费率的因素。国家转嫁偿还退休费用历史债务的责任,是高缴费率的主因。通过征收高额累进税,使国家获得转移收入用以偿债,是降低缴费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减资规则,既关乎公司资本安全、债权人保护,又关乎股东平等与公司自治。我国《公司法》上的减资规则面临两重困境,一是因法律漏洞引起的同案异判困境;二是《公司法》的修订解除了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大量管制情况下的体系协调困境。减资规则系统性的变动,有资本维持路径与偿债能力测试模式两种方案,《公司法》的修订延续此前的法律逻辑选择了前者,并对违法减资法律责任、形式减资、非等比例减资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虽然具有显著进步,但仍是未竟的转型。沿着《公司法》的理念,减资规则在法律适用中应当从严解释实质减资规则,从宽解释形式减资规则和非等比例减资规则。从制度完善的角度而言,减资规则应在继续秉承资本维持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偿债能力测试模式之优势,通过赋予董事会在特定减资事项上部分决策权限,以偿债能力声明机制改进减资通知机制等具体举措,实现减资规则的系统性“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