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511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母亲林一,1917年8月12日在东北出生,原名刘书兰,曾用名王晶殊(在东北参加抗日活动时)、李黎光(在苏联学习时),回到延安后改名林一。据她说改此名的寓意是:树林中一棵与众不同的大树。她的父亲名叫刘润田,母亲刘氏,大妹刘书梅、二妹刘书平、三妹刘书芳、弟弟刘钟文。她和二妹、三妹、弟弟都是共产党员。她父亲原是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赵桥镇刘辛庄人,因家乡经常闹灾荒,便独自闯关东谋生。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湘潮》2006,(2):28-33
今年2月,是名将陈光诞生100周年。抗日战争时期,“陈罗”之名在山东抗日战场上人人皆知。“陈”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代理师长陈光,“罗”就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在那血与火的岁月里,陈光与罗荣桓这对亲密无间的搭档相互支持、合作,为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后取得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就是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斗争中,他们相知、相惜、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3.
山东八路军没有参加百团大战,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百团大战的直接目的是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和进攻西北的计划,加上山东是新开辟的根据地,当时山东八路军的主要任务是“以发展为主”。所以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总部没有将山东划入战区。山东党政军领导人在是否主动参战问题上意见也不一致,115师政委罗荣桓力排众议,反对集中兵力作战,主张继续以游击战为主,使山东八路军没能主动参战。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开始后,为扩大战果,八路军总部曾要求山东八路军进行大规模破袭作战,但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这一计划最终没能实施。  相似文献   
4.
张荫梧是何许人也?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有名的反共顽固派。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上的演讲中。强烈谴责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到处放火,在湖南闹平江惨案,在河北闹张荫梧打八路军……毛泽东在演讲中痛骂张荫梧这类人是“丧尽天良的坏蛋”,“当一个民族在敌人深入国土的时候,他们还要闹磨擦,闹惨案,闹分裂”。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发表文章,系统地阐释了《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徐特立不顾年迈,不畏酷署在长沙向各界群众宣讲 白崇禧认为:这本书应当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陈诚在这本书上结合战例写了许多批注 史迪威评价这是一本绝妙的军事教科书 季米特洛夫赞扬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王明向共产国际告黑状,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似文献   
6.
359旅在广灵     
梁鲜花 《党史文汇》2002,(12):40-40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在中国被占领土上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国民党的游兵散勇与土匪相互勾结,趁势横行乡里,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山西广灵县也未幸免于难。1938年秋,正当广灵人民处于危难之际,王震旅长率八路军359旅健儿们转战到广灵,并率部立即投入战斗,先后在广灵的海子峪、车道沟、石梯岭、圣佛寺、邵家庄、张家湾等村截击日军并获得大捷,击毙了日军北伐指挥官独立第一混成旅团长、少将常冈宽治和正亚大佐等头目,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和武器弹药,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振奋和鼓舞了我县抗…  相似文献   
7.
1940年9月中旬,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接到了陈毅要他支援"黄桥决战"的电报.于是,他集中5个团的兵力,分路从淮海地区兼程南下.进军途中,传来了"黄桥决战"胜利的捷报,黄克诚便和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部留在阜宁县东沟一带.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五纵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被任命为师长兼政治委员,坚持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活动在盐阜区,直到1945年10月奉命进军东北.  相似文献   
8.
李家忠 《党史纵横》2005,(10):24-25
抗日战争期间,在八路军的队伍中有一位国际主义战士,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外籍将军的洪水。“洪水”名字的由来洪水是越南人,原名武元伯,1908年10月1日生于河内。1924年,热血青年洪水来到正处于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广州,参加胡志明创办的政治训练班和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6年与林彪、刘志丹等人一起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当时反动派攻击共产党是“洪水猛兽”,武元伯索性改名“洪水”,以表示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斗争到底的决心。大革命失败后,洪水再次来到中国,经聂荣臻介绍被派到由澎湃和古大存领导的东江游击队工作,先后担任…  相似文献   
9.
井人 《湘潮》2005,(7):31-35
被人称为“悲剧战将”的陈光,红军长征结束后接替林彪出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抗战初期又接任林彪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而且一代就是5年。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陈光过早地从历史舞台上坠落下来,被湮没在时光的流逝当中。历史终究是不可随意抹去的。陈光于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容否定的功绩,在抗日战争中,他是一位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骁将。  相似文献   
10.
鄢烈山 《唯实》2005,(1):63-64
"享受副部级干部待遇"这个词组,这些年来我的目光已多次遭遇,倒也没有觉得特别刺眼。比如,报上某些老干部的讣告,在介绍历任职务时特意用括号注明"享受副部级干部待遇",我就想,老人家参加红军或八路军时不识几个字,出生入死战功赫赫,职务却难上去,享受此待遇合情合理。又如,某省为表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