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11月17日凌晨,几辆小轿车悄然驶向重庆郊外的白市驿机场。宋美龄女士在蒋介石及美国第十航空大队司令比塞尔准将等人的护送下秘密飞往纽约,代表蒋介石访美,寻求美对华军事援助。翌年2月17日,宋美龄到华盛顿拜会罗斯福总统。白宫椭圆形的办公室里,罗斯福坐在轮椅上,热情地向宋美龄问候。寒暄过后,宋美龄神态从容地从沙发上起身,递过一大本邮票:“尊敬的总统先生,我希望我亲自挑选的一点礼物,会令阁下满意。”罗斯福总统突然眼睛一亮,双手一撑,挺直了腰板,接过邮册,细细欣赏起来。当他看清是中国从清朝第一套…  相似文献   
2.
在"积极和平主义"理念的指导下,日本的ODA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呈现出由"经济开发型"向"战略支持型"转变之势。新一轮调整在援助目的上更加注重对日本外交、安保的支持效应,在援助领域上解除了对支援他国军队的限制,在援助对象上突破了发展中国家的界限,更看重对日本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安倍政府此轮调整的主要战略考量是,基于ODA自身战略功能的扩大,从而使之服务于日本"正常国家"化的战略目标,并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来制衡中国。对于中国而言,日本更具针对性的ODA增加了周边外交的复杂性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竞争压力,需要通过树立亲疏远近的外交意识,打造援助—投资范例和适度扩大军事援助来进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回看俄罗斯军队越过俄乌边境,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俄罗斯攻打的是乌克兰吗?在俄罗斯于2月24日出兵乌克兰以后,无疑,2月26日、27日成了形势转换关键的时刻。2月27日,俄罗斯战略威慑核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而西方开始增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其中,属于北约阵营的法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3亿欧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援助款。  相似文献   
4.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努力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繁荣。但是,美国的对台政策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进程。本文将探讨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的台湾政策的观点。在这里,“学术界”这个概念涵盖任何从事和中美关系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国防部启动了对台湾军事援助项目的评估,重新审议美国对台军援的目标、台军性质及防御台湾所需的军援水平等重要问题。评估结果认为,美国对台的军事援助规模远超美国对台政治目标所需要的程度,美国对台军事援助政策必须加以调整。该建议导致1967年之后美国大幅削减对台的军事援助规模,并为1971年之后美国对台军事援助从无偿援助逐渐向军事销售的转变铺平道路。美国对台军事援助政策的调整不仅出于减轻经济负担、优化军事援助资源使用的考量,还希望通过这一调整来消除美国对台军事援助政策和美国对台政治目标之间的矛盾,使其对台军事援助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希望台海两岸分裂、并实现长期分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1925年7月,在苏联的帮助下,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在广州国民政府存在的17个月时间里,苏联在军事装备的提供、军事人才培养和作战的决策指挥等方面给予了广州国民政府重大的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数额巨大、形式多样、对象广泛、持续时间长,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之一,对美国及受援助国进而对区域和全球的政治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就对受援助对象的影响而言,美国的军事援助往往乏善可陈,而且为了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往往在对外军事援助中置受援助国人权和民生改善于不顾。此外,美国对外军事援助往往是联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也难以带来更多的合作和支持。当前的地缘冲突和竞争将对美国对外军事援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永清 《前沿》2013,(16):146-149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第一次向中央提出请求军事援助是1937年1月4日,此时,西路军尚有万余人。而中央组建援西军是1937年2月27日,出发是3月5日,此时,西路军不足四千人,已经基本失败。从提出到实施军事援助已经过了三个月。文章分析了中央为什么迟迟没有军事援助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1936年夏是世界力量酝酿组合的重要时刻———德、日反共产国际同盟条约签订在即,日、德关系如日中天,日本加紧用文武两手诱逼蒋介石。一旦德国调停中、日关系成功,苏联就将立刻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因此,不惜代价拉拢蒋介石就成为苏联当时刻不容缓的唯一选择,其核心就是由"反蒋"转向"联蒋"。于是,苏联推行了近十年的对华政策悄悄地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而当时的中共中央却并未察觉,危险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朝时期,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对此,师哲在回忆录《我的一生》中有所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