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8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177篇
世界政治   5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9819篇
中国共产党   1323篇
中国政治   4391篇
政治理论   561篇
综合类   349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1537篇
  2013年   1507篇
  2012年   1640篇
  2011年   1850篇
  2010年   1622篇
  2009年   1763篇
  2008年   1697篇
  2007年   1353篇
  2006年   1062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737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预防应当成为刑法的重要目的。刑法学者虽然口头承认其重要性,但在理论研究上对预防功能始终充满警惕,认为预防具有内在扩张逻辑。因此,学界提出用法教义学体系对预防进行控制。但法教义学的控制方案无法提供清晰的标准和明确的方法,显得左支右绌。预防水平实质就是刑法的调整范围和刑罚的严厉程度,对它的控制应当使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以成本控制的形式进行。成本控制下的最优预防应当成为刑法的规范目标。成本控制理论不仅更加开放和统一,还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法教义学控制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法教义学者将体系化等同于理论统一。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口供证明力是指评价口供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力度,是法官裁量案件的主要依据。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对进入审判程序的口供证明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口供尽管符合证据合法性的要求,但证明力并不强。一些案件常常因口供的证明力问题导致案件审理时间延长,致使诉讼效率降低,甚至败诉。调查发现审讯阶段的做法对口供证明力有较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审讯人员自身的素质、口供本身的内容、对主观要件的证明以及是否及时固定口供等。建议从审讯环节入手,强化审讯人员的证据意识并提高其讯问的专业水平,讲究方法,灵活运用审讯策略,同时探讨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口供证明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红岩春秋》2020,(3):4-7
疫情暴发以来,作为摄影记者,我的神经一直绷着。但脑海中,没有大片,没有大奖,只有记录,这是摄影记者的使命。镜头在前,危险在前,我亦在前。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隔离病房,再到武汉沌口方舱医院病区。事实上,这是一场每个中国人都参与了的战斗,我只是走到了战斗的核心区。我的战斗,在每一个新闻现场,亲眼见证并用镜头记录下来。从抗击疫情开始,重庆积极响应,市民主动配合.  相似文献   
9.
时代发展与技术革新给刑事法治带来巨大挑战,刑事个案正义作为一项司法理念有必要加以重申。从内涵上看,刑事个案正义强调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中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的双重符合,是特定人群在现阶段普遍正义理念下的共识重叠,因而是一种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有机统一,能够起到保障人权、优化司法体制、回应新时期社会治理需要等积极效果。但由于刑事立法中抽象危险犯、不作为犯等罪名的数量不断增加,刑事司法的机械化倾向以及刑法向"社会治理法"的转变存在潜在风险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刑事个案正义的实现陷入困境。未来可以从坚持刑法谦抑性、警惕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秉持实质刑法观、严格落实"形式入罪、实质出罪"的刑事司法标准,发展行刑社会化等方面入手,充分实现刑事个案正义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