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确实可以分成老实人和不老实人,而且在做人上,老实人确实更让人放心,人们在感情上也更容易接受老实人。但是,老实人并非十全十美,不老实人也并不一定是奸人和坏人。一般情况下,老实人和不老实人只是为人处事风格的不同和个性上有差异,尽管在道德品质上会有一些优劣之别,但不能作为政治上取舍评判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新兴势力推翻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进城",毛泽东形象地称之为"进京赶考"。著名的"进京赶考"有三次。一是秦末刘邦进城,二是明末李自成进城,三是中国共产党进城。细察这三次进城,虽然时空不同、结局迥异,但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民心向背决定"进京赶考"成败。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率军攻入关中,到达咸阳后,随即下令封闭王宫、还军灞上,并"约法三章",得到了百姓信任,最终打败了项羽,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11,(33):35-35
一天.刘邦在洛阳附近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骚,走近他们的时候,就停止了议论,只见将军们的脸上带有埋怨的神色,看样子对刘邦挺有意见。  相似文献   
4.
封赏最恨失     
赵炎 《党建文汇》2014,(5):46-46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开国之初,刘邦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骚.刚想走近听听.将军们就立刻不说话了。  相似文献   
5.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是众所周知的一条古训,也是现实中人事工作不断追求但又难以完全实现的一个命题,是否做到知人善任又直接关系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知人善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知人,二是善任。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政法合一,各地行政官员同时也是司法者。官吏们升堂审理案件时,公堂正面总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据东晋葛洪著《西京杂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灭秦争霸。刘邦率军进入秦朝都城咸阳,在皇宫里,他看到无数的珍宝奇物,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7.
搞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是解决组织及其每个成员的升级问题。怎样让一个组织及其每个成员实现不断升级?这也是学习型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最重要问题,而办法是提高团队智商。那什么是团队智商呢?所谓团队智商就是一个团队中释放出来的智能,互相抵消之后同人数之比值,乘以100后所得的数值。也就是说,团队智商并不是人们智力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8.
巴中,中国版图之正中,北枕秦岭,目及长安,南坐巴山,掬饮长江。 巴中,古为巴子国,巴人聚居地,三国拼争古战场。汉高祖刘邦囤粮通江得汉城;三国名将张飞夜袭巴州智擒严颜;萧何月下追韩信米仓古道史迹犹存。这里有隋唐彩雕第一景——南龛摩岩造像群:看隋唐彩雕,悟千古梵谛,人与佛对话,佛与人共鸣、  相似文献   
9.
郭灿金  许晖 《法制博览》2008,(21):13-13
这是秦末汉初最经典的一个场景:刘邦带兵经停陈留,欲谋取一官半职的高阳儒生前来拜见。郦食其在传达室奉上自己的名片,温文尔雅地对门卫说:“我乃高阳儒生郦食其,素仰沛公之雄才大略,愿为沛公效犬马之劳。  相似文献   
10.
韩信未遇     
杨兵 《人事天地》2008,(5):39-39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又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