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建军 《党课》2013,(8):69-71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孟子的千古名言,也是为人处世、为官干事的永恒定律。卡耐基说:“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欣赏是成长的需要,是做人的品格,更是领导者处事的能力,彰显着领导者人格的魅力。古今中外,大凡功成名就者,都是虚怀若谷、心胸博大,哪怕是盖世功劳,也会“人前不显胜,傲里不夺尊”,而对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却是真诚赞扬、格外赏识。领导者只有懂得尊重他人,学会欣赏他人,才会最终赢得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唐宝民 《政府法制》2014,(32):55-55
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要在纽约的一家酒店举行讲座,就在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突然接到酒店方面的涨价通知.要把租金提高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百。对于这一无理要求,卡耐基思索了一会儿.找到了酒店经理,先寒暄了几句,然后心平气和地和他说:“虽然你们的涨价通知让我吃惊,但我能够理解你们的做法.如果我处于您现在的位置,我也会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叶雨 《政府法制》2014,(14):32-32
卡耐基曾说过:“死去时腰缠万贯是一种耻辱.”他生前将自己95%的财富用于公益事业,与他同年代的富豪如洛克菲勒、福特等也纷纷效仿.时至今日,像他们这样处理财富的人仍然很多,但以其他方式散财的人也不少.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4,(14):47-47
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一个负责采购的临时工作。与他同时进入最终面试的还有另外两个人,而且表现得都很出色。面试的最后一道题是笔答题: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里带去多少钱?一名应试者的答案是:120美元。采购2000支铅笔大概需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另一名应试者的答案是:110美元。2000支需要100美元,另外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2,(22):61-61
“累”是现代社会的通病,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不仅为生活所累,还为金钱、工作等所累。“累”不仅使自己产生烦恼失去快乐,也使自己丧失健康医学专家认为:烦恼与心脏疾患、高血压、胃溃疡、风湿、痛风、糖尿病、甲状腺异常、神经性疾患等皆有关联;同时也是“美容上的大忌”,严重时则会造成精神失常,甚至自杀,所以,卡耐基先生劝告天下人:“要避免紧张、不安、急躁、恐惧、愤怒、憎恶、嫉妒、焦虑、忧烦、  相似文献   
6.
正胡润研究院最近发布慈善榜单,中国慈善记录创历史新高,前100位上榜慈善家平均捐款额比去年上涨264%,超过2亿元。其中,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马云以145亿元的捐赠额成为"2014年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同时成为"2014大中华区最慷慨的慈善家",也超越了最近一年的美国首善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70亿元的捐赠额。守望相助的公共美德,不仅体现在平时的人际关系中,在富有阶层和弱势群体的慈善互动中,更应有广阔作为。有责任的企业家、有爱心的商人,应该懂得卡耐基的"富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的  相似文献   
7.
从柏拉图的《对话录》到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历史上教导我们该怎么得势的箴言层出不穷。通常情况下,人们反感这样的策略,认为这是在利用别人.不道德。但是我们必须记住,人脑进化出了道德,目的正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势。因为人脑的构造正是朝着方便人际交往的方向进化的,所以对某事道德与否的判断,实在应该以结果为依据.而不是手段。  相似文献   
8.
马健文 《党政论坛》2013,(24):35-35
戴尔·卡耐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他曾说:“无论你是谁,你在何处,或你在做什么,使你快乐或不快乐的,是你如何想。”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对他是否快乐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8月22日,美国“每日健康”网站刊登心理学专栏作家泰蕾兹·博查德的文章,指出以下10种心理会让你不快乐。  相似文献   
9.
从互联网的第一个表情符号“:-)”到如今风靡一时的“玲娜贝儿”,其间跨越了39年。1982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创造了微笑符号“:-)”,在由文字字符长时间“统领”的在线交流场域打开了全新的想象力空间;而横向表情符号“颜文字”的出现,又将网络符号的表情达意功能往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吴桑 《法人》2007,(6):92-92
励志培训并不能让一个职场人迅速成长,只有真才实学,才是一个职场人成功的关键“成功的人不会放弃,放弃的人永远不会成功”、“我们常以为自己做不到,其实我们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只要懂得善加利用。因为,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壮得多。”……这样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