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苒 《法国研究》2013,(3):8-14
龚古尔兄弟是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他们对福楼拜的主观印象以及独特的文学观念使其长卷日记中对福楼拜作品存在轻视与误读,构成了极具个性化的批评文本。由于两兄弟与福楼拜有着长年的深挚友谊,这些轻视很难为外人所察,却在他们的日记中得到真实全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传统艺术衰落,现代主义艺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短几十年间,众多流派如走马灯式交替更迭.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  相似文献   
3.
格拉斯在文学创作中发挥他的美术特长,美术思维是构成他的文学创作思维的重要元素.一方面,他常换笔来交替思考同一对象,善于从文学和美术的不同角度去审视同一对象,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去描绘;另一方面,他在创作中将两者融合后创新,他把来自美术的灵感运用到文学中.叙述中,他借助文学与美术之间在艺术的运思上均是以生动、可感的形象、意象来负载主旨的相似之处,借助美术艺术的印象主义表现手法,将语言艺术与直观的美术艺术相嫁接,从而传达出用平白的叙事语言难以表达的立体美的韵味.文本中语言与绘画怡然地组合,形成文字与图画融合共生、相映成趣、内蕴无穷的图景.  相似文献   
4.
李慧 《求索》2014,(6):94-98
印象主义诗学所倡导的直接描述物本身和关于物的直观印象,从庸常琐事中体味生活况味和哲理诗意,以此逼近生活的本相,表达生活的本喷的善学思想,体现了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本喷直观”的哲学思想:面对“生活世界”,“回到事物本身”,在“舌”和“直观”中把握事实本身。印象主义这种蕴含着对事物物性充分尊重的善学思想,暗合了善国诗人成廉·卡洛斯·成廉斯的诗学主张“慨念只存在于事物之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0,(11):51-51
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柏树、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馆、灿烂迷人的星光……这些堆积的意象塑成一个孤独、忧郁、狂野、神经脆弱的天才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Gogh,1853~1890)。1886年,梵高来到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毕沙罗、高更、修拉和塞尚,他追崇着他们,参加他们的集会。  相似文献   
6.
何方 《世纪桥》2007,(4):65-66
文化艺术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客观现实。印象主义音乐在世纪交替的变革当中孕育成长,当被象征主义诗人向往的诗歌般的音乐由德彪西淋漓尽致袁现出来时,一代印象主义音乐大师就此诞生,他以印象主义特有的风格,细腻的笔触,诗人般的音乐语言,艺术地、客观地描绘着客观世界的光影。  相似文献   
7.
李斌  李辉 《工会论坛》2006,12(4):118-118
19世纪20世纪交替之时,社会的巨大变革使平稳发展的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主流单一的浪漫派发展到流派众多的现代派。现代派艺术呈现出风格多样的特点,对后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渭与梵高     
施亮 《海内与海外》2014,(10):60-63
中国明代的画家徐渭与荷兰的后印象主义经典大师梵高,虽然都是画家,但徐渭所创作的是花鸟题材的水墨笔意中国画,而梵高所画的则是西欧艺术特色描绘人物和景色的油画,两人不仅国籍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所接触的艺术领域也各不相同;可是,将两人相比较,却又能发现他俩的生活经历、艺术风格和其作品遭际的身后社会名声,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孙英馨 《求索》2011,(3):198-200
中西比较视域下沈从文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20年代末至50年代、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及80年代后期至今。第一阶段的研究无突出主题,具有非系统性和碎片感,是印象主义式批评;第二阶段成为沈从文评论的重要历史时期,新批评式的文本细读所确立起的学理性以及人文主义批评思想是本阶段主要特征,夏志清、金介甫等人的研究极大提升了沈从文的世界文学地位;第三阶段的研究文化意味浓烈,关涉到弗洛伊德思想、尼采和叔本华的生命哲学、基督教文化、卢梭的自然审美观和现代性等问题;平行比较主要在沈从文与福克纳和哈代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10.
陈耕  戴琼瑶 《学理论》2010,(12):159-160
印象主义是以当时光学理论的启发下得以兴起的,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发展到新印象主义更是将光学原理的运用发挥到了及至。若从艺术是情感的产物角度来讲,它们就偏颇了艺术,从艺术最本真出发,后印象主义才真正算是艺术,一如印象派对传统的反叛一样,后印象熔铸了个人的情感、思想、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革命。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如立体主义、风格主义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如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