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朝虎 《政府法制》2014,(26):85-85
古代把履历称为“脚色”,简称“色”。“履历”一词始于北魏,其意是指人的资格、职位和经历。填写履历书或履历表则源于唐宋,其中要详细叙述祖籍、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年龄和形体相貌等,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证明身份,防止假冒;二是朝廷掌握官员经历,以便升迁任用。  相似文献   
2.
《党课》2020,(1):107-107
主题内容+精美设计:每本日历书都有它自己所表达的主题,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读者传递有效的文化知识,满足读者的快文化需求。日历书的设计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每种类型的日历书又有着不同的装帧设计,除了有传统式的翻页日历,还有像书一样左右翻页的。这样精美而且又有内容的日历书,消费者又怎能拒绝呢?  相似文献   
3.
重庆悸忆     
回放历书的活页.遥望雾都的天空。 1938年的太阳很是异样地推开12月25日的窗户.一个名叫寺仓正三的日本军人眯缝着傲慢的小眼.狗嘴里窜出两句对太阳极为不恭的混话。首句是:“轰炸重庆街市,震撼敌国政权!”末句为:“直接空袭市民,造成极度恐怖,挫败民众意志!”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4,(5):3-3
<正>《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时候,大地、万物、生灵,皆同于一四维空间,思念成经纬。我瞧见,海峡无水。两岸同胞同源同祖同宗同种同文,清明祭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信仰行为。清明时间,海峡通衢,公孙兄携一干人马前来大陆,像多数台湾乡亲回乡祭祖,顺便踏青会友。我是友人之一。从陕西桥山祭祖至京,公孙兄约见,两岸咖  相似文献   
5.
傅学里 《南风窗》2007,(23):92-93
4个世纪前,士大夫徐光启接触西洋文化时的自信和温和态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11月11日下午4时,一群青年走进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参观,这座拥有97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解说员将众人领至一幅版画前,画的前景是一位穿着儒装的西洋老人和一位穿着明代官服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通过汤若望的启蒙与赠书以及个人持续不断地广购书籍,黄宗羲一直追寻着西方历算在中国发展的轨迹,在西洋历算谱系递进的各个阶段及其成果都有相应的著作与之呼应.他关注具体运算到理论体系的新成果,却并不盲从,试图对不完善或错讹之处予以补阙和修正,表现了他实现会通中西的不懈追求.其深远影响乃在于为平息中西历法的争讼、复兴中国古算的独立地位、确立西学在《明史》历志中的理论架构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新年话日历     
爆竹声声辞旧,日历页页迎新.时间如流水,转眼到年尾.犹如中秋佳节要吃月饼,新婚洞房贴红双喜字,一跨进新年门槛,家家户户都要换一本新日历.说起日历,人们天天见面,一点也不陌生,但日历中的许多趣话恐怕就鲜为人知了.这种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可供查考的历书,一年一本,每日一页.它在古代被称作"历日"、"历本"、"时历",皇帝使用的历书叫"皇历".清代乾隆时,因为乾隆皇帝名叫"弘历",为了避讳,历书又改名为"时宪书".古代的皇历与今天的日历有所不同,大约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朝廷史官将一年的日历分为12册,每册一月,页数和日数相等.每一页上写月份和日期,由服侍皇帝的太监每日在日历页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每月月终,先交皇帝过目,然后再送史官存档.史官便按照日历所记载的内容,结合朝廷和国内各地发生的大事,编写"国史".往后,为了便于皇帝祭祀祖先,又在皇历上加上了天干、地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等内容,使皇历增加了实用性.朝廷许多官员觉得这样的日历不错,于是竞相仿效,编制供自家使用的日历.  相似文献   
8.
每到新年岁首,家家户户都要换上一本新日历, 犹如新婚的洞房要贴上红双喜一样不得缺少。说起日历,人们天天见面,一点也不感到陌生。这种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可供查考的历书,一年一本,每日一页。它在古代被称作“历  相似文献   
9.
于正安 《求索》2010,(1):198-199,97
敦煌历书是敦煌出土社会经济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寺院、官衙、社邑三类,是研究我国唐代社会经济的宝贵资料。同时敦煌历书口语性强,方俗语词夹杂其中,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文章对茨柴、打养(样)、顿递(定)、革子、花等五个词进行了考释,希望对近代汉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苏历·皇历     
西汉以前,我国使用的六种古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以黄帝时创造的历法为最古。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后来的黄历,有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迷信色彩很浓,黄历便成了旧历书的代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