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8篇
法律   7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例简介蔡某,男,30岁,某日晚在某工地同人打扑克牌时突然死亡。尸检:体表无损伤;心脏重630g,表面光滑,未见渗出坏死,心外膜下脂肪稍增多,打开各室腔见室壁厚左1.5cm,右0.4cm,室间隔1.5cm;左右室腔明显扩张,以左侧为著,容量达300ml;各瓣膜周径分别为:二尖瓣7cm,三尖瓣11cm,肺动脉瓣5.5cm;主动脉根部内膜见数颗芝麻大小白色斑块。镜检: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疏松,明显离断,可见部分心肌细胞肥大红染,核大呈圆形、椭圆形、鹿角形或不规则形,肥大的心肌细胞与成纤细细胞间杂,少量心肌细胞呈空泡状,并见脂肪细胞浸润各层心肌间质,主动脉内膜片状增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积颗粒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肝积颗粒保介入治疗和单纯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远期生存时间以及T细胞亚群、AFP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瘤体缓解率为20.00%、稳定率为90.00%,对照组分别为16.67%、63.33%,其中,瘤体稳定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升高CD3、CD4值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值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积颗粒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多种病理生理学效应的活跃分子,在多种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参与炎症、肿瘤的发病机制。笔检测43例原发性肝癌患血清NO含量,以探讨其某种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谢治 《人事天地》2011,(12):60-60
皮肤瘙痒是一种自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皮肤瘙痒的病因有神经精神系统障碍、内脏疾病、内分泌障碍等,温度变化,机械性摩擦或理化因素的刺激,消毒剂、杀虫剂、除臭剂、染料等刺激物的刺激等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肾脏损害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并加以防治,对延缓病情进展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动态血压监测(ABPM)不仅提供24 h血压的总体水平,而且可以提供血压昼夜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对52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1临床资料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3岁,平均(65.82±9.56)岁。符合《内科学》(第6版,叶任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 DNA突变与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JJ  Lu HL 《法医学杂志》2001,17(4):242-243
人类某些疾病与线粒体DNA(mtDNA)基因组缺陷有关.本文就mtDNA突变与缺血性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关系的研究加以回顾.目前的研究大多认为心肌缺血缺氧致氧化磷酸化紊乱,产生氧自由基损伤mtDNA,以及缺氧致氧化磷酸化过度诱导而损伤mtDNA,慢性损伤积累终致mtDNA片断缺失或点突变,主要表现出mtDNA5.0kb、7.4kb缺失及细胞色素b(cytb)基因上C15452A点突变;tRNA基因保守序列突变,致肌肉收缩蛋白合成缺陷,缺陷的收缩蛋白持续而无效的收缩可能会增加心肌对ATP的代谢需求,因此导致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7.
8.
1案例某女,31岁。某日上午,与朋友逛街,午饭后13:00许,感觉头昏、心慌、呕吐,继而昏厥约30s。15:00许,就医。予查血常规后,给予静脉点滴10%GS500mL、5%GNS500mL+VC1.0g+VB6100mg+肌苷0.2。16:00~18:00许,感觉不舒服,吐了几口清水,医生予口服吗叮啉1粒,静点完毕10min后,休息3~4min,上厕所时,突然晕厥倒地。人工呼吸、吸氧等抢救无效,19:40,死亡。既往史,1年前曾因“无明显原因昏厥”就医1次,诊治不详。尸检所见:死后48h尸检。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口唇、指甲床发绀;眼球结膜充血,全身体表未见明显损伤和骨折畸形。胸前两处心腔注射针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推拿手法与月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药物组各40例.推拿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药物组口服月月舒颗粒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对痛经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推拿组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药物组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和月月舒颗粒均可减轻气滞血瘀型痛经疼痛程度,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月月舒颗粒组.  相似文献   
10.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是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取代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通常表现为局限性右室病变。亦可弥漫性进展,侵犯左室,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近年来,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导致心源性猝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发病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