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人生发展阶段理论,辅导员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确定好人生发展的专业化道路,从人生拐点出现的现实性、几率大小、调控程序等多方努力,创生出有助于人生专业发展的拐点。在两难评价生存处境的夹缝中,利用好岗位优势、自我人际环境,借助SWOT分析法,不断调适奋斗目标。紧紧抓住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化知识技能递增、实践经验的丰富这些关键要素,根据自己天赋和兴趣所在,在优势方面取得实质性的拐点突破。  相似文献   
2.
2021年12月,我与往常一样,打开2021年第34期《人民司法》,希望在文章里寻求灵感。蓦然间,“审理跨境电商案件的探索与思考”一文赫然入目,兼具文章作者和资深读者双重身份的我,那一刻的欣喜竟有了一种立体的律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前国家法团主义制度框架下,如何保持工会组织双重身份之间的平衡,以尽量避免在工会组织双重身份发生冲突的状况下,把工会推向两难的尴尬境地,已成为工会体制改革的难点.义乌市总工会成功开展的"社会化维权模式",在"政府、农民工、工会"三方互动博弈中实现了工会双重身份的制度平衡.政治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的相互获得是使义乌市工会双重身份得以持续平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重点提示】在这起特殊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王和龙不仅是原告王晨的父亲,而且是被告芦田卫生院的医生,其妻子在被告卫生院分娩出现异常时,他又实际参与了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抢救。王和龙这一双重身份使得本案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正确界定王和龙夫妇的择医行为以及王和龙参与抢救行为的性质,如何准确认定被告芦田卫生院的医疗过失及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比例,成为本案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国家出资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确认不限于委派,更应强调国有资本代表权的授予。任命主体也不限于国有单位,国有资本控股、参股公司可以对国有资本运作的公务权力授权。国有资本控制公司中具有双重身份人员的主体认定,实际上无法根据其利用职务便利的性质进行研判,而应从国有资本是否实际受到侵蚀或实际损害的结果角度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6.
国防生具有大学生和后备军官的双重特殊身份,其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对一年级国防生,要围绕一个中心目标,明确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普通学生到后备军官两大角色的转换,认识到大一国防生存在的问题,促进其思想、学习、生活三个方面的转型,培养他们对个人身份、教育环境、技能素养、思想观念的四大认同,有效进行新生转型教育,帮助国防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工不能同城镇职工享有平等的养老保险权益。因此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改革不合理的用工制度;建立同农民工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好统筹方面的工作;完善政策,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8.
李志斌 《理论月刊》2007,3(1):128-130
16世纪中叶率先崛起于西班牙文坛的流浪汉小说,是欧美叙事艺术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对后世欧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流浪汉形象及其精神价值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论析。  相似文献   
9.
牛朝先生集律师和画家的双重身份于一身,他的学习和思考以及情绪和灵感同时游弋在法律和艺术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领域中,而他却乐在其中,游刃有余。关键是他并非玩玩而已。当然作律师是绝对玩不得的,尽是些大是大非甚至性命攸关的事情。艺术好像可以玩一玩,前些年江浙一带有些中青年画家常常把自己画画说成是“玩  相似文献   
10.
林钿 《法制与社会》2014,(11):260-262
公证员起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代书职业,代书人通过代为拟写法律类文书并签字以对法律行为进行证明,增强双方对该法律行为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公证员在证明过程中担任着判断和定论的角色,以公证权力担保法律行为的形式或内容的真实性,是公证制度的核心因素。我国的公证制度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自《公证法》颁布以来,公证制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的认可,但公证员的法律地位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证制度作用的发挥。文章立足于近年来我国对公证制度的改革,分析当前国情下公证员的法律地位,并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公证员的应然法律地位进行探究,以推动公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