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0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105篇
工人农民   94篇
世界政治   5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6篇
法律   10288篇
中国共产党   3026篇
中国政治   4630篇
政治理论   1381篇
综合类   4681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721篇
  2014年   1502篇
  2013年   1393篇
  2012年   1540篇
  2011年   1698篇
  2010年   1639篇
  2009年   1731篇
  2008年   1975篇
  2007年   1607篇
  2006年   1471篇
  2005年   1278篇
  2004年   1444篇
  2003年   1282篇
  2002年   1100篇
  2001年   860篇
  2000年   824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活跃于四川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1929年开始反蒋,到后来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举行起义,经历了从旧时期军阀到新中国林业部部长的转变。而他的转变离不开周恩来的团结教育和关怀。也正是在长期的交往中,刘文辉对周恩来愈发敬重佩服。  相似文献   
2.
"文学"这一全然晚近的词在诞生之初,便与虚构有着某种密切而又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现今大众观念中根深蒂固的"文学虚构即虚假"——将自然真实与文学艺术所含有的虚构进行简单化的二元对立——的观念,而是一个更加值得深思与探讨的话题。因此,可以通过探讨文学本质同虚构间的联系来摈弃精神锈斑,在粗略的真假对立之外,尝试追寻属于文学与虚构的另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3.
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化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而传统理论疏漏了其中的司法内涵,导致税收法定原则出现了作为基本原则却难以直接指导和适用于税收司法的悖论。鉴于税收法定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的亲缘性,发展相对成熟的罪刑法定原则可以为完善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构成提供三点启示。同时,结合税收法定原则的固有内容,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化应当在适用范畴上向司法原则扩围,价值层次上向实质正义升华,法定程度上向相对法定适当松动。据此,三路并进,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内涵得以全面、系统的补漏。税收法定原则司法内涵的完善将有助于打破税收法定原则司法化的理论困局,助推“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法治图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5.
企业间环境协议是实现特定环境目标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限制竞争的风险。反垄断法规制企业间环境协议,必须协调好环境目标与竞争目标的冲突。基于经济、法律与环境间的内在关联,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地位,反垄断法的实施应当整合环境保护的需求。为此,一方面需要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环境协议排除禁止性规定的适用;另一方面要利用豁免规则,将环境收益纳入效率抗辩的范围之内。在判断是否给予环境协议豁免时,可以对环境协议的目标、其中包含的限制行为的性质、是否促进了经济效率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限制竞争的程度是否合乎比例原则等内容作出审查。我国《反垄断法》第15条也规定了环境协议豁免制度,但在豁免标准与豁免条件的设定上,既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收益的特殊性,也没有施加比例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7.
8.
个人隐私公开豁免条款兼具定义规范和权限规范的双重特征,定义规范确定了条款的适用范围,个人隐私定义本身构成公开豁免的内在界限;权限规范赋予行政机关对何为"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裁量权限,公共利益的判准成为公开豁免的外在界限,双重界限的背后是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取舍。大数据时代中传统隐私权转向信息性隐私权的同时,界定"个人隐私"概念的关键应从"隐私"转向"识别"。在类型学和隐私保护领域阶层理论的基础上,在识别后果不同的"个人隐私"与重要性不同的"公共利益"之间进行基于比例原则的精细化利益衡量,才能发挥该条款的规范功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