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冒名贷款是指,实际用款人因各种原因无法通过正常程序在农村信用社取得所需贷款,而以冒名、顶名、借名等方式在农村信用社申请并获得所需贷款。冒名贷款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中的一个毒瘤,是滋生犯罪的温床。一、冒名贷款刑事案件的特点(一)挪用资金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是常见的罪状表现形式农信社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的违法违  相似文献   
2.
在2011年温州发生的"金融风波"普遍暴露出的严重违规操作委托贷款事件中,委托贷款成为逃避金融监管的主要通道并引起监管当局的高度警惕。委托贷款属于国家明文规定的贷款种类。金融机构及其信贷员严重违规操作委托贷款,是对国家贷款管理制度的严重侵害并极大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机构及其信贷员严重违规操作委托贷款,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将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对此,金融工作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勿以身试法。  相似文献   
3.
违法发放贷款罪认定中有诸多疑难问题: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情节认定问题、本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划定问题、本罪的罪过形式问题等。本罪罪过形式具有复杂性,违法发放贷款与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两种情况的罪过形式要相区别,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的,而违法发放贷款的罪过形式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的。  相似文献   
4.
周利民 《河北法学》2001,19(3):139-141
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用客户资金账外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是目前金融犯罪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犯罪。也是新刑法规定的一种新罪名。从罪名问题犯罪形成原因、对账外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认定以及与其他犯罪的比较进行分析 ,以期达到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  相似文献   
5.
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或过失,应分立两个条款。该罪中的“牟利”应从广义上理解;“与客户沟通”不是成立该罪的必要条件。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该罪司法认定中的两个问题,即“损失”的涵义以及一罪和数罪问题。  相似文献   
6.
孔祥鑫  王晓洁  张超 《瞭望》2020,(11):54-55
餐饮企业西贝筱面村2月1日在媒体上表示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促成多家银行与企业的对接。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在3天内完成信贷方案设计、尽调、审批、放款等一系列流程。2月6日批准综合授信5.3亿元;2月7日发放贷款1.2亿元3000万元票据融资也于当天到位。  相似文献   
7.
文章重点分析了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客观行为和主观罪过。指出 ,本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三种 :一是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二是以降低担保金额的优惠方法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 ;三是以降低贷款利率的优惠方法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并指出 ,前两种行为的危害结果表现为贷款不能收回 ,主观罪过多数表现为过失 ,少数表现为间接故意 ;后一种行为的危害结果表现为少收的利息 ,主观罪过只能是直接故意。文章还分析了司法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几个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磊磊  伍洲奇 《法人》2013,(7):36-37
500万元的贷款没有发放到贷款人手中,而是辗转几次后大部分打入发放贷款的银行某领导的亲属账户中,没有拿到贷款的贷款人和担保公司却无端担责遭诉讼——南京工行的这笔疑窦丛生的贷款隐藏着怎样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 :犯罪嫌疑人A ,男 ,1949年5月5日出生 ,汉族 ,中专文化 ,浙江省某市人 ,原系M银行某办事处主任 ,1998年9月7日逮捕。犯罪嫌疑人B ,男 ,1962年10月4日出生 ,汉族 ,大专文化 ,浙江省某市人 ,原系M银行某办事处副主任 ,1998年9月1日逮捕。犯罪嫌疑人C ,男 ,1961年4月6日出生 ,大专文化 ,浙江省某市人 ,原系M银行某办事处信贷科科长 ,1998年9月1日逮捕。1995年12月12日 ,A、C在明知某市工贸物资公司法定代表人D虚构贷款用途、提供虚假担保、没有偿还前期贷款的情况下 ,以“以贷…  相似文献   
10.
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行为严重破坏了我国的贷款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的信誉.文章拟结合司法实践中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不同情形,从犯罪主体、关系人、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行为等方面入手,提出认定此类案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