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41篇
中国共产党   265篇
中国政治   321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2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个人本位为民法所倡导,然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否分别为民法与经济法所拥有,且彼此泾渭分明?至少在三个方面存有疑义:个人本位是否指具体的个人本位?现代民法对自治原则的自我矫正是否表明民法已转而追求社会本位?经济法是社会本位。还是国家本位?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受众审美诉求的研究 ,有助于新闻的创作和传播。为了把握新闻发展的契机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 ,新闻工作者要了解受众对新闻的基本审美诉求 ,即对新闻求新、求真、求奇的审美诉求以及把握受众审美诉求中的角色个性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胡悦  赵华 《行政与法》2005,(5):100-101
将“社会本位”作为经济法的法律原则,无论从其产生的社会前提上还是经济法与其他传统部门法的区别上看以及该原则与经济法其他法律原则的关系上来看,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不仅反映了经济法调整范围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性,还统率着经济法的基本制度。同时也提供了经济法的行为方向和模式,弥补立法疏漏,使之具有规范性、实限性和可操作性。因此,经济法社会本位原则是经济法所特有的本质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民事权利义务规范的设定有行为本位和资源本位两种模式,民事责任规范作为民事规范的一种也不例外。传统的学说将民事责任界定为义务的违反显然是行为本位视角的产物,实际上民事责任的产生与当事人的义务违反没有必然联系。民事责任是为保护民事权利或者法益,基于特定的法律事实而对一定的民事主体产生的不利后果。根据民事规范的设定模式,可以把民事责任规范设定模式分为“义务(行为)——责任”模式和“权利(资源)——责任”模式两种,其中前者是行为本位视角的产物,后者是资源本位视角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生命权内容和地位之检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命权不同于其他人格权。其最大特征在于 ,生命权客体———生命利益与生命权主体的权利能力融为一体。根据这一特征 ,应对传统生命权理论进行检讨 ,重新设置不同于普通人格权保护的独立模型。这一模型从个人本位角度出发 ,认为生命权不包括支配权和请求权 ,而仅指生命维护权 ,它是一种独立人格权。至于受害人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并非基于生命权产生 ,而应换从社会本位的视角 ,认为是基于近亲属的财产权或其与受害人的血缘关系产生。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不断探寻更为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将税收和环保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税收在控制污染、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利益为本位,以实现代际公平为主要目标;应改革传统排污收费制度、调整资源税和消费税、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制度,从而构建我国新型的环境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9.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新闻摄影奖项之一。其获奖作品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饱含着对现状与未来的忧思。而这与我国历来以“正面报道”为主流的传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新闻的确需要一种更好的方式对待,即心存着关怀,坦然、真实地报道,深刻、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续蕾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5):234-234,236
信息技术引发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推动着社会进步。但信息网络技术无遮拦的扩散传播,也给世人带来巨大冲击压力和社会新问题,成为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本文从提高信息道德是冲浪信息波涛、跟上时代节拍的需要;提高信息道德是抵御信息污染、平安和谐的呼唤;提高信息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提高信息道德是科学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刻论述,同时对如何提高信息道德提出了有益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